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用字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5 12:26

  本文关键词: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用字研究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清华简 用字 异体字 同源字 通假字


【摘要】:内容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又简称为清华简,在迄今发现的战国竹简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记录的文献,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填补了语言学研究的许多空白。目前,清华简已出到第七册。关于一、二册的用字情况,已有学者做出过研究,而其他几册的用字研究尚无。清华简(三)主要分为《说命(上)、(中)、(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之集汤之屋》篇。清华简中所用的文字主要是战国时期的楚文字,与我们今天所用的文字有很大不同,给辨认、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清华简(三)中的文字虽然整理了出来,然而其用字现象仍然存在一些不明之处。有些文字跟专家释读出来的字是异体字关系,有些是同源字关系,有些则是通假字关系,这些现象可以统称为用字现象。辨明文字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清华简乃至战国楚简都有很大的意义。我们在分析用字现象时首先要明确异体字、同源字、通假字的定义,以便有一个清晰、科学的标准。异体字是语言中同一个词而造的且在使用中功能未分化的、同一个字的不同形体。判定时如果两个字的音义完全相同,只是形体不同,基本可以判定为异体字。而由于我们现在无法准确把握战国时期文字的意义,故采用广义的异体字标准,不要求意义完全相同。由同一根词直接或间接派生出来,因而有音近义通关系的词是同源词,其文字则为同源字。为方便归类与叙述,源字与及其派生出来的字之间的关系也归为同源字关系。通假字是本字与借字声母、韵部均相同或相近,意义没有关联的字。我们在分析时采取狭义通假字的概念,意义有关联的不属于通假字范畴。继而依照标准分析清华简(三)中存在的用字现象,分门别类。最后对用字现象做出一个总结。清华简(三)用字现象中,为数最多的是异体字,经过总结又可以分为造字法不变、改变构件形成的异体字,因造字法不同形成的异体字,只改变构件位置的异体字,因隶变讹变形成的异体字,增加羡符形成的异体字等几种。各类下还可以细分。其次是同源字,同源字主要分为增加形符的同源字,减省形符的同源字,改换形符的同源字,略为改动的同源字,形体无关的同源字,因假借或讹变产生的同源字等几类。数量最少的是通假字,我们把整理出的通假字分为一般通假字和用于人名的通假字。我们可以观察到在这些类别中,哪一种形成途径占据主流。异体字中数量最多是不改变造字方法的异体字,这其中又以形声字改换形符为主。同源字中增加形符形成的字数量最多。通假字方面没有特别的规律。通过对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用字现象的研究,我们对其中的用字现象进行了分类,证实了已经出现过的异体字、同源字、通假字组,也分析了一些新出现的字组,并且对其中的规律进行了总结。这对于清华简、战国文字乃至整个古文字的研究都是有所助益的。
[Abstract]:鍐呭娓呭崕澶у钘忔垬鍥界绠,

本文编号:1428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428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4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