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堡的礼物》中贝娄对消费主义的批判

发布时间:2018-02-11 23:51

  本文关键词: 消费社会 困境 知识分子 《洪堡的礼物》 出处:《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洪堡的礼物》(1975)是美国当代作家索尔·贝娄(1915-2005)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保持了贝娄对现代社会中个人精神困境问题的深入探讨。贝娄通过对作家冯·洪堡·弗莱谢尔及其追随者查理·西特林的人生境遇的细致描摹,着重刻画了战后美国社会中日益严重的物质主义氛围对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戕害。本文借助法国理论家家让·鲍德里亚的消费主义理论及其相关理论,对小说中造成主人公困境的社会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为该部作品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的导入部分,该部分对作家、作品、该作品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消费主义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为论文的讨论部分。在第一章中,通过对《洪堡的礼物》中所展现时代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第二章在第一章行文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主人公在消费主义社会背景下面临的个人身份的缺失、人际关系异化所产生的精神困境。第三章通过对作者贝娄笔下人物命运的梳理,揭示其在消费社会背景下寻求出路的必然选择。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该部分对论文的观点进行综述。消费社会所带来的挑战是所有人所必须面对的,只有通过思想上的自省加强自我意识,并与外部社会达成和解才有可能最终走出困境。
[Abstract]:< > Humboldt's gift (1975) is a contemporary American writer Sol Bellow (1915-2005)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The novel maintains the in-depth study on the personal spiritual dilemma in modern society. The problem of Bellow Bellow through the depiction of the writer Feng Humboldt, fulaixieer and followers of Charlie Si tring life, focused on depicting the postwar materialism the atmosphe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intellectuals in the spiritual world. With the help of the French family kill Jean Baudrillard's theory of consumerism and related theories, the social causes of the main character in the novel the plight of in-depth analysis,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work for this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part, the part of the writers, works, works of the status quo at home and abroad, the consumption of Zhu Yixiang The theory was briefly introduced.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part of the paper. In the first chapter, based on the < Humboldt's gift > analysis show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era. In the second chapter, on the basis of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paper,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lack of intellectual in the novel the protagonist faces in the social context of consumerism the personal identity, spiritual predicament of the aliena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aused by the fate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under the pen of Bellow combs, reveals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seek a way out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The third part is the conclusion. This part summarizes the viewpoints of this paper. Consumer society brought about challenges is necessary in the face of all the people, only through introspection on the thought to strengthen self-awareness, and external social reconciliation may eventually have to get out of the trouble.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德伟;;试论“窗口”叙事理论在《洪堡的礼物》中的运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李青;;《洪堡的礼物》中的异化主题[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12期

3 殷贝;;论《洪堡的礼物》中的对立性特征(一)[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06期

4 刘兮颖;论《洪堡的礼物》中隐喻的“父与子”的主题[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张加民;《洪堡的礼物》叙事艺术初探[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6 李盈慧;;《洪堡的礼物》艺术特征[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4期

7 宁东;;《洪堡的礼物》与欧洲的“梅尼普体”文学[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02期

8 徐键;;论《洪堡的礼物》中的时间艺术[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马晓艳;王红丽;;小说《洪堡的礼物》折射出的人类精神探索的文化主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10 吴俊龙;;一件珍贵的精神礼物——论《洪堡的礼物》中的浪漫主义创作倾向[J];名作欣赏;2010年2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大师贝娄[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刘翔;索尔·贝娄:无与伦比的鸡尾酒调和大师[N];南方周末;2005年

3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吴建友;一代美国文学巨匠的陨落[N];光明日报;2005年

4 董枣;罗斯折桂美国首届贝娄文学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5 周志明;异化世界里的呐喊者[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雷天;尤利西斯的凝视[N];中华读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车凤成;为被承认而斗争—贝娄作品主题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籍晓红;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睿;《洪堡的礼物》中贝娄对消费主义的批判[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邵秀荣;论《洪堡的礼物》中的隐喻与象征[D];重庆大学;2009年

3 李青;《洪堡的礼物》中的异化主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4 梁春兰;困境及摆脱困境的出路《洪堡的礼物》创作主题解读[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5 王艳;《洪堡的礼物》的对话性解读[D];江南大学;2014年

6 田露露;《洪堡的礼物》中叙事空间的分析[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7 韩雪;《洪堡的礼物》的叙事艺术分析[D];辽宁大学;2012年

8 李秀杰;《洪堡的礼物》中叙事时间的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青;评《洪堡的礼物》中人性的异化[D];辽宁大学;2012年

10 成城;《洪堡的礼物》叙事技巧[D];外交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504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504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5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