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寓言的修辞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4 12:13

  本文选题:韩非子》 切入点:寓言 出处:《湖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寓言是《韩非子》一书的点睛之笔,不仅占有相当大的数量,而且成规模、成体系地出现,寓言群是其最大的特色。笔者从修辞的角度对《韩非子》寓言进行研究,运用举例法、比较法和统计法,主要研究了三个方面问题:(1)修辞与寓面的关系;(2)修辞与寓意的关系;(3)寓言自身的语用修辞价值,研究内容以句法研究为起点,涉及辞格、语境、篇章、语用等方面。通过研究可以看出:(1)《韩非子》寓言的句法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是形成其独特语体风格的主要原因,其中的疑问句是其句法的一大特色,在寓言篇章的衔接与连贯方面有着独特的语用价值;(2)寓言中的辞格是作者主观刻意的运用,这些辞格对寓言形象的塑造,如动物形象,人物形象,以及这些形象的类型化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解读寓意的重要手段;(3)《韩非子》中的寓言群对寓意有着显性的修辞关照,使得寓言群井然有序;(4)《韩非子》寓言具有强大的语用功能和语用效果。
[Abstract]:Fable is the finishing touch of Hanfeizi. It not only occupies a large number, but also appears in a systematic way. The fable group is its greatest characteristic. By means of examples, comparison and statistics,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hetoric and implication in three aspects, nam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hetoric and implication. (3) the pragmatic rhetorical value of allegory itself. The content of the study is based on syntactic research, which involves rhetorical case and context. From the study of text and pragmatics, we can see that the flexible and expressive syntax of the allegory of "Han Fei Zi"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its unique stylistic style, in which the interrogative sentence is a major feature of its syntax. There is a unique pragmatic value in the cohesion and coherence of fables. (2) the rhetoric in the allegory is the subjective and deliberate application of these figures to the creation of the fable images, such as the animal image and the character image.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types of these images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to interpret the moral.) the fable groups in Hanfeizi have a dominant rhetorical concern for the moral. The fables have powerful pragmatic functions and pragmatic effects.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敬华;;从先秦文学言说方式看“寓言”文本发生[J];文教资料;2015年07期

2 颜丽媛;;《韩非子》寓言中的法治思想[J];朝阳法律评论;2013年01期

3 吴祥云;常业安;;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考辨[J];昭通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4 袁演;;先秦两汉寓言“故事群”的叙事结构[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5 王丹丹;王玉洁;;《韩非子》寓言中孔子形象探析[J];德州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常森;;中国寓言研究反思及传统寓言视野[J];文学遗产;2011年01期

7 张春泉;;《诗经》中的组合问及其修辞价值[J];北方论丛;2010年06期

8 陈洪;;譬论:先秦诸子言说方式的转变——以《韩非子·内外储说》之异闻为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宋兴昌;;“寓言”概念的定义与界定——兼论“寓言”与“fable”对译的不对称性[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黄泰霖;;韩非寓言艺术构思方式与中国历史白话小说的雏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1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郑婉秋;中国古代寓言的道德寓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李娟;中国古代寓言创作探微[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付春卉;先秦寓言故事探微[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晓梅;战国匕首——韩非子寓言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周岩壁;先秦诸子寓言新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徐安;论“伦理道德影响下的中国寓言文学”[D];安徽大学;2007年

7 吴海燕;庄子寓言的形象与表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闫丽红;先秦寓言的特征及其民族文化意蕴[D];兰州大学;2006年

9 宋苗;先秦寓言的文化内涵[D];西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565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565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a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