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文化认同
本文选题:东北亚 切入点:文化认同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冷战后,文化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概念,为国际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当前世界范围内区域合作势头强劲,欧洲、美洲、东南亚都是区域合作成功的典范,相比之下东北亚区域合作进程缓慢,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意图从文化认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目前国内尚没有专门研究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文化认同的著作,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文章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文化认同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第一部分,论述文化认同在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从普遍意义上的和特定的国际关系领域的两个角度对文化和认同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具体阐述了文化认同在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文章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促进区域组织的形成,维持区域和平稳定。具有文化共性的国家更容易形成区域组织,发展区域合作。文化认同能够调和区域内部国家间的利益冲突,为国家间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维护区域的和平稳定。第二,加强成员国间的合作,实现区域的发展。文化认同以其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粘合力推动区域合作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通过对身份界定的影响,促进国家间共同利益的产生,为区域合作增添动力。文化认同能够增进国家间的相互信任,降低了区域合作的风险和跨文化合作所必需的的磨合成本,同时能够调动区域内一切资源为区域发展服务。第三,促进区域内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基于共同价值观基础上的文化认同能够促进各民族国家对区域内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接受,区域内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碰撞不仅能够推动区域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而且对于抵御外部文化霸权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阐述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文化认同状况。首先文章对历史上的东亚文化圈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包括汉字、儒学、佛教等东亚文化圈的共性要素在古代中国、朝鲜半岛、日本的传播发展情况的历史脉络的梳理,以及对东亚文化圈内的华夷秩序和朝贡——册封体系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其次,阐述当代东北亚文化认同的现状,汉字、传统习俗节日、儒学思想依然在中日韩三国得到不同程度的保留和发展。最后,从四个方面指出当代东北亚文化认同水平低下的表现。第一,传统文化资源的争夺。具体表现为中韩两国对端午节申遗事件的争论。第二,历史研究领域的分歧。矛盾主要集中在东北工程问题和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上。第三,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韩国对外大力推广“韩流”文化,同时对国内文化市场实行保护主义,抵御外来文化产品。第四,区域内部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主要是中日两国在东北亚文化历史上领导者与被领导者身份的不断转换,以及两国间的历史恩怨,造成了两国对东北亚文化话语权的争夺。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东北亚区域合作中文化认同的障碍性因素及其所造成的影响。文章分四个部分对东北亚区域合作中文化认同的障碍性因素进行了论述:第一,历史遗留问题,包括边界领土争端、朝鲜问题、日本与中韩两国历史认知的对立。第二,冷战后东北亚新民族主义的盛行。第三,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东北亚文化的异质性。东亚文化圈解体后,中日韩三国走上了不同的文化发展道路,原本的共性文化因素结合三国的具体国情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质化。第四,外部力量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介入和对文化认同的冲击。美国反对任何将其排除在外的区域组织,通过巩固美日、美韩同盟体系主导地区权力平衡,加强对中国的遏制,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阻碍性因素。另外文章在指出东北亚区域合作中文化认同的障碍性因素的基础上,对其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第一,造成东北亚区域意识和区域合作制度的薄弱。中日韩缺乏区域共有观念,区域合作缺乏制度性保障。第二,影响东北亚各国间政治互信的建立。日本错误的历史观和国内的右倾化造成国家间的对立和摩擦不断。第三,影响东北亚各国多边安全机制的建立。东北亚安全模式主要是朝鲜的核自助体系和美国的同盟体系,身陷安全困境的东北亚没有一个受各方认可且能够发挥作用的多边安全机制。第四,增加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成本,阻碍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国家间的争端影响力区域合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甚至引发在某些领域的恶性竞争。第四部分,构建东北亚文化认同,推进东北亚区域发展。第一,以求同存异为原则,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正确处理文化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平等对话,增进各国政府、民间的交流和对话。第二,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共建东北亚地区主义。培养东北亚地区意识和地区利益观念,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加强文化产业的合作。第三,发展多层次合作机制,完善认同制度平台。发展全方位的区域合作,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以现有的东盟合作机制为载体,构建东北亚文化认同。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common values ,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Northeast Asia . The third part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North - East Asia . The third part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Northeast Asia .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115;D8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全家霖;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局限性及必要性[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孙洪魁;李霞;;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文化视角——打造区域合作的文化基础[J];东北亚论坛;2006年03期
3 周林;试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模式[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5期
4 李宏君;;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文化视角[J];学理论;2008年04期
5 ;《西伯利亚研究》2009年总目录[J];西伯利亚研究;2009年06期
6 王荣成;蒙古东部地区对外通道发展与东北亚区域合作[J];世界地理研究;1999年02期
7 王莲琴;全华;;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图们江地区开发科学研究过程及其文献成果分析[J];人文地理;1993年02期
8 陈长春;图们江下游跨国界经济开发区的空间极化问题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郝会成;;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林木西;崔日明;;东北亚区域合作对未来世界新格局变化的影响[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3 宋魁;;构建和谐东北亚经贸关系[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曲静 谭迎春 彭溢;东北亚区域合作论坛开幕[N];黑龙江日报;2009年
2 记者 朴革;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珲春成焦点[N];图们江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张建华 杨洪伦;融入东北亚区域合作[N];长春日报;2006年
4 ;首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在哈尔滨开幕[N];中俄经贸时报;2008年
5 通讯员 徐雪;促进区域合作 寻求发展共赢[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6 赵良英;东北亚区域合作活力无限[N];湖北日报;2008年
7 首席记者 孟宝林;第五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隆重举行[N];牡丹江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曲静;东北亚区域合作释放龙江潜力[N];黑龙江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王有军;构筑东北亚区域合作新平台[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孟妮;开创东北亚区域合作新纪元[N];国际商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香莲;中国的东北亚区域发展战略与东北亚区域合作[D];延边大学;2006年
2 王科;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中日关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3 孙可;“新冷战”态势下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困境及对策[D];延边大学;2017年
4 孙起;论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文化认同[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5 宋博;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刘平;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中日石油合作[D];暨南大学;2007年
7 张隽;韩国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D];吉林大学;2011年
8 蒋国栋;二十一世纪初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D];暨南大学;2009年
9 李美善;东北亚区域合作与中国朝鲜族社会经济发展[D];延边大学;2007年
10 杨强;东北亚区域合作障碍因素分析[D];延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97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69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