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汉语新词语》若干语言学特点及使用情况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1 22:05

  本文选题:2006年 切入点:年度新词语 出处:《河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以《2006汉语新词语》所收172条词目为研究对象,以慧科搜索数据库检索结果为语料来源,运用定量与定性、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006年度新词语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析与考察。共时静态层面主要分析、描述2006年度新词语的若干语言学特点,历时动态考察层面主要是跟踪、记录2006年度新词语的使用情况。全文共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阐明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归纳。第二、第三部分是从共时层面描写2006年度新词语的若干语言学特点。第二部分主要描写了2006年度新词语在内容、类型及音节构成方面的特点。首先,内容方面,将2006年度新词语分为时事政治、经济、网络科技、体育娱乐、文教卫生和社会生活六类;类型方面,以词形为基点将2006年度新词语分为新词新语和固有词语的新义、新用法两类;最后探讨了2006年度新词语的音节构成特点。第三部分,从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角度入手分析2006年度新词语语素的表义特点。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筛选出的104条新词语进行了穷尽式的考察,将2006年度新词语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类型分为七类,内含11个次类。依据各种类型新词语在2006年度新词语中的数量及所占比重,总结、归纳了2006年度新词语的语素在表义方面的特征。第四部分,从历时层面考察2006年度新词语产生以来近十年的使用情况。通过监测、记录2006年度新词语2006至2015年在报刊媒体上的使用频次及复现文本数,逐个计算2006年度新词语的时点生命力值和时段生命力值,绘制2006年度新词语的生命力曲线图。考察2006年度新词语在监测语料内的使用频次、复现形式,在语法、语义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及生命力曲线的类型等。通过研究,本文认为2006年度新词语的内容以社会生活类为主;音节形式仍以双音节为主,但其优势地位已不明显,多音节词语数量超过双音节词语,占有重要比重;表义方面,语素表义方式较隐晦,词义表面化倾向不明显。使用方面,2006年度新词语在语法、语义方面的发展变化不大;过半年度新词语的使用频次处于低水平;词语的复现形式较复杂,以断续复现为主;生命力曲线类型分为五类,以下降型为主。笔者认为年度新词语发布后的动态考察工作应及时跟进,梳理新词语在不同横断面的发展变化面貌,总结词汇在语法、语义、语用,使用度、留存消隐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规律。这些工作仍需进一步深入,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丰富词汇研究的内容。
[Abstract]:In the second part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new words in 2006 are divided into seven categories , namely , the new words in 2006 and the new words in 2006 . The second part mainly deal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words in 2006 . On the other hand ,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dynamic inspection of new words in 2006 should be followed up in a timely manner ,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words in different cross sections should be followed up .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黎;;对2007年新词语的动态监测[J];鸡西大学学报;2015年07期

2 刘思伽;;当代汉语新词语使用情况考察——以2009年度新词语为例[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3 石丽荣;万晓高;;2006年以来汉语年度新词语生命力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年05期

4 王笑楠;;论新词语在媒体中的使用与规范问题[J];新闻知识;2013年07期

5 关英明;刘晶晶;;由新词语审视隐喻的生命力[J];北方论丛;2013年01期

6 张蔚虹;;传统媒体视角下的新词语使用探讨[J];新闻知识;2011年04期

7 张立群;;现代汉语新词语的产生途径及分类[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年01期

8 曾柱;;新词语新义位的表现形式初探——以《2006汉语新词语》为例[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高桂英;;论汉语新词语的产生途径及规范[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曾祥喜;;从当代汉语新词语看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维敏;年度新词语隐退的个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邱婉怡;模因视阈下2011年度汉语新词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史永浩;2010年度新词语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冉晓君;2006-2010年度汉语表人新词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张伟娜;2006-2010年度新词语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赵佳;电视新闻节目中新词语的使用情况调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7 段颖;2009年度新词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玉兰;2008年汉语新词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王兴海;2006—2008年度新词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石慧娜;《南方周末》(2007年度)使用新词语情况的考察[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97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697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f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