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辛欣与朴婉绪笔下的女性形象塑造看女性意识

发布时间:2018-04-16 01:31

  本文选题:张辛欣 + 朴婉绪 ; 参考:《延边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1980年代是中国和韩国这两个国家在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出现迅猛发展的一个时期。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女性主义文学的风靡,中韩两国的女性主义文学在这股风潮的带动之下也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中韩两国女作家也随之从舞台的边缘进入到聚光灯之下,成为各自国家文坛瞩目的焦点。张辛欣与朴婉绪是1980年代中韩两国各自国家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之一。两位女作家虽然出生在不同的国度、归属于不同的民族,但却在文学观念与生活经历上呈现出十分接近的态势,因而两人之间也存在着极大的可比性。截止今天,中韩两国围绕着女性主义文学进行的研究已经数不胜数,但是针对张辛欣与朴婉绪两位女作家的作品还未见比较研究的论文。两位作家以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对中韩两国现代女性的悲惨境遇进行了相当完整的表达,也通过各自的作品充分反映了其自身所蕴含的强烈的女性意识。因此,本论文以张辛欣和朴婉绪的作品为切入口,着重对两位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剖析。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她们两人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存在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有追求独立自主的女性、受性别压迫的女性、男性化气质的女性等。从两位作家塑造出的女性形象中可以分析出她们的女性意识。通过对社会文化因素,个人的成长经历、受教育过程等方面进一步挖掘出两位女作家女性意识差异的真正原因和发展脉络。实际上,任何一位作家的创作态度和理念都和其个人的成长经历、所处的现实环境紧密相关。张辛欣与朴婉绪这两位女作家早年都曾遭遇过比较坎坷的经历,无形中也让这两位女作家获得了观察各自国家社会和女性意识的眼光与能力。相对于男性作家,女作家有其天生性别所赋予的优势,她们在感情上比较细腻、在感觉上更加敏感,能够很好地将个人独特的感受运用在笔下女性形象的刻画当中。本文主要采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比较研究平行研究的方法,从两位女作家在各自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入手,探究作家身上所蕴藏的女性意识,并且进一步挖掘出两位女性作家女性意识的异同点。并且,针对这些异同点寻找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围绕着作家的成长经历、教育程度以及社会大环境等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解析。本文的研究思路基本上分为三步,首先,对两位女作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详细解读;其次,归纳和总结这些女性形象所反映出来的作家身上的女性意识;最后,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来深入评价两位女作家女性意识的形成原因以及差异性的来源。显然,两位女性作家在各自的作品中都充分显露出来强烈的女性意识,但深入考察以后发现,二者的女性意识其实并不尽相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而且她们所表露出来的女性意识其实也具有一定的局限,但却足以给中韩两国的现代女性以鲜明的观照和启迪。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10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金姗;;当代韩国作家朴婉绪小说中情感脉络探寻[J];青年文学家;2013年29期

2 杨磊;;朴婉绪小说题目翻译的考察[J];当代韩国;2011年03期

3 徐筱婷;;论朴婉绪小说中的母性意识[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4 夏艳;;韩国作家朴婉绪小说中女性形象特点研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20期

5 金莲华;;知识女性的困惑与追求——论朴婉绪长篇小说《活着的一天的开始》中的女性意识[J];延边党校学报;2010年05期

6 徐筱婷;;论张洁与朴婉绪作品中的知识女性形象[J];昌吉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南南;朴婉绪和张洁小说中母女关系的变化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时斌;关于朴婉绪的自传体小说和女性文化身份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3 严贤美;从张辛欣与朴婉绪笔下的女性形象塑造看女性意识[D];延边大学;2017年

4 刘菲;朴婉绪小说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5 陈圣雅;朴婉绪长篇小说《非常久远的玩笑》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3年

6 颜小学;朴婉绪成长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徐筱婷;朴婉绪自传小说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8 崔银实;朴婉绪与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9 蒋双蔚;陈染与朴婉绪小说中父性克服过程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朴雪梅;弃负型故事的现代演绎[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56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7567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8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