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辨证统一及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8-11-03 17:34
【摘要】:对于人类精神而言,存在两类表达方式,分别为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很长时间以来,人类对于自然世界做了深入的探索。为了迎合自然的发展,产生了这两大价值系统,其相辅相成,给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精神指导。所以,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中,研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存在的关系意义深远,不但可以由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知识里来寻找促使人文和科学精神分离的方式和渠道,而且可以基于社会发展实情着手,用崭新的视角对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面对的问题进行引导。对于科学精神而言,其致力于追求、掌握以及了解客观世界存在的发展规律,遵循了真实这一原则;人文精神目的在于达到个体以及社会对于人文关怀的需求,实际上为追求真善美。科学和人文精神存在的关系并不是对抗以及分离,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如同这两者之间的沟通枢纽,确保两者能够辩证统一,协调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观看来,社会历史运动实际上基于个体的实践,一方面满足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满足目的的运动,个体社会实践目的需要基于合乎规律的基础上来明确。实际上也就是说,人文精神要基于科学精神的前提下产生。除此以外,社会发展存在的必然性和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这一层面而言,人文精神属于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所以,科学属于社会群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所产生的的智慧产物,旨在推动人类的全面发展,科学承载着很强的人文价值,也表现出的对于个体的关怀。在了解了科学特点之后,才可以真正地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存在的联系,达到这两者的协调统一发展。现如今,中国处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我国举行的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个发展观念,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包含的“什么样的发展,如何来发展”这一问题作出了回复。属于中共十八大之后,基于中国发展实情的前提下,国家再次提出的创新型发展观念。掌握马克思主义里包括的人文精神以及科学精神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脉络,可以方便我们对这一理论进行学习与认识。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存在的辩证统一发展路径予以摸索,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另外,该观念同样为我国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必不可少的发展策略,能够对建设小康社会进行引导,也可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活动。所以,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的背景下,如何将两者更好的进行结合,是我们必须要考量到的问题,这对中国平稳、快速发展来说具有理论以及实践价值。
[Abstract]:For the human spirit, there are two ways of expression,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istic spirit. For a long time, man has made a deep exploration of the natural world. In order to cat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e, these two value systems are produced, which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bring spiritual guidanc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m, it is of profound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ientific spirit and the humanistic spirit. Not only can we find ways and channels to separate the humanities from the scientific spirit from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Marxism, And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social development, we can guide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pirit of science, it is committed to pursue, master and understan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objective world,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reality; The purpose of humanistic spirit is to meet the needs of individual and society for humanistic care, in fact, to pursue truth, good and beau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istence of science and humanistic spirit is not confrontation and separation, the two are inseparable, complementary and complementary. Marxist theory is like the hub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to ensure the dialectical unit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two. From the viewpoint of Marxist materialism, the social historical movement is actually based on individual practice. On the one hand, it satisfies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it satisfies the movement of purpose. The purpose of individual social practice needs to be made clear on the basis of regularity. In fact, humanistic spiri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scientific spirit. In addition, the inevitability of social develop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social groups. From this level, humanistic spirit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social activities. Therefore, science is the product of wisdom produced by social groups through social practice, which aims to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Science carries a strong humanistic value, but also shows concern for the individual.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ce, we can real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irit of science and the spirit of humanism, and achieve the harmonious and unifi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Nowadays, China is in an important stage of rapi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fifth meeting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held i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the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of "innovation, coordination, green, openness and sharing", and what kind of development was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question of how to develop "has been answered." After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fact of China's development, the state once again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innovative development. It is convenient for us to study and understand this theory by mastering the context of the dialectical and unifi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anistic spirit and the scientific spirit included in Marxism. The dialectical and unified development path between the spirit of science and the spirit of humanism is explored, which reflects the inevitable dema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he concept can als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a well-off society and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eriod. Therefore,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creasingly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ientific spirit and the humanistic spirit, how to better combine the two is an issue that we must consider, which is stable for China. Rapid development ha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孟辉,张克步;关于人文精神的理性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2 ;何谓人文精神[J];新长征;2000年01期

3 姜艺,王丽娟,马玉成,孙建翠,胡鸣;体育的人文精神[J];体育文史;2001年03期

4 刘京希;“人文精神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史哲;2001年04期

5 杨方;哲学的人文精神功能[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赵庆杰;塑造人文精神 提供终极关怀[J];世界宗教文化;2001年03期

7 薛留成;体育与人文精神刍议[J];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03期

8 孙伟平;在科学与人文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2年12期

9 徐惠民;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J];江南论坛;2002年08期

10 季相林;市场经济呼唤人文精神[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丽莎;;人文精神的护理实践[A];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陈新汉;;文化、自由和人文精神[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许雯丽;;浅谈人文精神对文学创作思想的影响[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涂万作;;行走写作:人文精神与山水的对话[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林华;;试论在电脑写作时代如何高扬人文精神[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常江;;写作需要承载与发展人文精神[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傅治淮;;也谈写作与人文精神[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黔辉;;写作:人文精神的接力棒[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袁修银;;人文精神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李云;;让人文精神在素质教育中闪光[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人文大学副校长 陆祖汶;“人文精神”之我见[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程倩春;人文精神:传统与现实[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宫希魁 戴学章 曲真儒;人文精神:现代化城市之魂[N];辽宁日报;2000年

4 仇忠海;重视人文精神的弘扬[N];文汇报;2003年

5 赖邦凡(作者系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提炼重庆人文精神的三个原则[N];重庆日报;2006年

6 苟欣文 郭诏彬;培育当代重庆人文精神 提升重庆发展精神动力[N];重庆日报;2006年

7 邵康庆;重庆人文精神与图书馆[N];中国文化报;2006年

8 见习记者 杨力叶;重视人文精神是全体桂林人的责任[N];桂林日报;2007年

9 见习记者 杨力叶;人文精神是软实力的核心部分[N];桂林日报;2007年

10 许承纪;我们需要怎样的城市人文精神?[N];桂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娜;人文精神的消隐与回归[D];复旦大学;2010年

2 于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人文精神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张桂芳;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解读[D];东北大学;2008年

4 纪明泽;学校:弘扬现代人文精神的家园[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杨晓;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传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继恒;环境法的人文精神论纲[D];武汉大学;2011年

7 刘子贵;论“两种文化”矛盾与人文精神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6年

8 秦元海;论科学精神[D];复旦大学;2006年

9 蒋道平;论科学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之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10 乔延鹏;自由、理性与创新[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奕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辨证统一及当代意义[D];郑州大学;2017年

2 蔡丽萍;中西法的人文精神发展之比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梁向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文精神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志伟;论和谐社会视野下人文精神的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车丽娜;论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协调发展[D];长安大学;2010年

6 周一鸣;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的困惑与追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立荣;法律的人文精神之现代意义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范宜涛;论武警学员人文精神的培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静;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文精神的建构[D];郑州大学;2006年

10 刘军;论法律中的人文精神[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08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308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c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