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堂周信《空华集》及《空华日用工夫略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5 16:16
本文关键词:义堂周信《空华集》及《空华日用工夫略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五山时期为日本汉文学发展的三大巅峰期之一,也是汉文学在日本发展最活跃最繁荣的时期。日僧义堂周信,汉文学造诣颇深,是日本五山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与绝海中津并称日本五山文学之双璧。其著作主要有《空华集》和《空华日用工夫略集》。日本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其人及其著作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但国内对其的研究还比较少。笔者将尝试通过从义堂两部著作中筛选出的一些史料里分析义堂周信著述里的中日文化交流的点滴记录。全文除去介绍研究背景意义及研究综述的序章以外,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对义堂周信和他的两部著作作简要介绍,共四节。第一节介绍义堂周信生平;第二节介绍《空华集》的内容及版本;第三节介绍《空华日用工夫略集》的内容及版本;第四节解释“空华”二字的含义。第二章对其汉诗文进行分析,共三节。第一节分析义堂对杜甫的推崇;第二节分析义堂汉诗中对杜诗的化用;第三节分别从受中国骑驴诗影响和受中国骑驴画像影响两方面来分析义堂笔下的杜甫骑驴形象。第三章对其日记中记录的中日文化交流的相关史料进行分析,共三节。第一节为历史文化,分别从音韵学、中国历史、中国的风土人情三个方面来说明;第二节为中国汉籍,按内典佛经、经、史、子、集五个类别分别进行介绍;第三节为人物交流,着重对无逸克勤、宋濂、陆仁、陈孟才、陈伯寿等五人进行分析。第四章是全文的结论部分。首先对上述三章的内容作简要概括,最后得出结论。义堂周信汉诗文对中国文化受容程度高,日记中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记录多,其中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一、镰仓、室町时代,日本对杜诗的追捧。二、汉籍东传对五山僧侣的影响。三、中日两国以僧侣为主的人物交流和文化交流频繁。最后,关于义堂周信的生平及《空华日用工夫略集》中提到的部分中国人物均以表格的形式列在附录中。
【关键词】:义堂周信 《空华集》 《空华日用工夫略集》 杜甫 中日文化交流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313.06
【目录】:
- 摘要2-4
- 要旨4-7
- 引言7-12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7-8
- 第二节 研究综述8-12
- 第一章 义堂周信及其著作简介12-20
- 第一节 义堂周信简介12-13
- 第二节 《空华集》内容及版本简介13-15
- 第三节 《空华日用工夫略集》内容及版本简介15-17
- 第四节 关于“空华”二字的释义17-20
- 第二章 义堂周信对杜诗的借化用及其笔下的杜甫意象20-38
- 第一节 义堂对杜诗的尊崇20-24
- 第二节 义堂对杜甫诗的借化用24-29
- 第三节 义堂笔下的杜甫骑驴意象29-38
- 一、义堂受中国骑驴诗的影响29-33
- 二、义堂受中国东传画像的影响33-38
- 第三章 义堂周信著述反映出的中日文化交流38-69
- 第一节 历史文化38-45
- 一、在音韵学方面39-40
- 二、在中国历史方面40-42
- 三、在中国风土人情方面42-45
- 第二节 中国汉籍45-59
- 一、内典佛经45-46
- 二、经部46-49
- 三、史部49-51
- 四、子部51-56
- 五、集部56-59
- 第三节 人物交流59-69
- 一、无逸克勤59-62
- 二、宋濂62-65
- 三、陆仁65-67
- 四、陈孟才、陈伯寿67-68
- 五、其他68-69
- 结论69-71
- 参考文献71-73
- 附录173-75
- 附录275-76
- 附录376-85
- 后记85-86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磊;义堂周信《空华集》及《空华日用工夫略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义堂周信《空华集》及《空华日用工夫略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7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67465.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