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红色图像资源在美术创作中的文化诠释
发布时间:2020-08-18 22:27
【摘要】:近年来,红色图像资源作为弘扬主旋律的绘画题材一直倍受关注。它以图画的形式直观地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再现了在中国革命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艰难困苦环境下的奋斗历程;讴歌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流血牺牲的先驱们;弘扬他们不怕牺牲,迎难而上的爱国主义精神。红色题材美术作品起到了记录历史,弘扬主旋律的重要作用,它以直观明了的视觉图像,使观看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细细品味之中,抚今追昔,在潜移默化之中自觉地接受革命传统的熏陶和洗礼,具有爱国主义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双重意义。安徽的皖南和金寨、岳西等地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有过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历史遗迹,具有丰富的红色图像资源,这些都是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重要素材。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安徽省出现了众多的革命先驱者,如王稼祥,戴安澜等。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转战皖南,以泾县云岭为根据地与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都在安徽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改革开放后,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又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使安徽又成为关注的焦点。安徽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题的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以安徽省红色图像资源为创作主题的美术作品,历来有之。在战争年代,为了宣传、动员民众参加革命,一些美术作家,创作了一些关于民众斗争和武装暴动的壁画和木刻。在抗战时期,美术创作旨在揭露日军的暴行,激发民众的抗战热情,坚定民众的抗战信心为主。建国之后至改革开放以前,安徽省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主要以版画和油画为主,在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代表画家有鲍加、郑震、林加冰等。这段时间由于对建设新中国的热情,极大激发了画家的创作积极性,产生了一大批讴歌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作品。"文革"时期,由于受到"左"的思想束缚,使美术创作深受政治所左右,创作的题材也较为单一,人物形象概念化、脸谱化,美术作品成为政治宣传符号,导致安徽省的美术创作处于滞缓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现代艺术如潮水般涌进来,在思辨与激进的双重冲击下,出现了"85思潮",美术界开始对建国后的"革命现实主义"美术创作进行反思,对现实主义美术创作和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反思的过程中,积极探索现代主义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注重作者的内心情与和观念的表达,形式上也追求构成与当代面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的飞速发展,艺术呈多元化趋势,现实主义仍然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主流,作品多弘扬主旋律,回归传统。特别是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安徽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出现了一大批以红色图像资源为创作素材的优秀美术作品,作品内容以弘扬民族精神,彰显中华民族奋斗不屈的意志为主,不但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也彰显了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安徽省红色图像资源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留下的辉煌印迹,它镌刻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记忆,通过美术创作的挖掘与再利用,以不同的形式和视角,多向度地阐释其思想内涵和教育意义,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当代现实主义美术创作及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204
本文编号:2796799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2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仁华;张国琳;吴同彦;罗耀东;桑建国;谢宗君;;《生死印——1978·安徽凤阳》创作纪实[J];美术;2010年02期
2 葛路;我对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结合的理解[J];美术;1959年02期
本文编号:2796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796799.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