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性非存在论的“存在性”证明

发布时间:2020-10-29 09:37
   我们的意向状态所指向的意向对象有些是存在的,有些是非存在的。那么非存在的意向对象到底存在吗?如果存在,它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我们如何能够证明它的存在?这些问题正是意向性非存在问题的核心论点。依据这些论点,本文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维度展开论述:本体论层面尝试系统地剖析意向性非存在问题的内涵;认识论层面则试图以量化及还原两种方式论证其何以可能。文章通过梳理布伦塔诺到现当代对意向性问题的研究,厘清了意向性、非存在以及意向性非存在这个三个概念,认为意向性非存在即心灵内部所指向的非存在的对象。本体论层面从语义和语词等角度入手,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意向性内部进行探究,着重分析了意向对象和意向状态这两个意向概念。针对意向对象,一方面论述存在与存在物的区别与联系;另一方面将非存在的意向对象做出两种划分,即“谬误”和“虚构”,通过这两者的区别解释了非存在对象的内部差异性。同时,在不同意向状态下所指向的意向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文章对意向状态的多样性以及意向动词进行逻辑分析。本体论层面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意向性非存在是存在的,这意味着可以采用量化的方式来证明非存在的意向对象。但是,量化的方式有明显的缺陷,其困境是并不能保证量化领域的元素为真;而还原论似乎能弥补这一缺陷,还原论者将量化带入还原论以证明非存在的存在性,在还原语境下非存在对象的属性依赖于表征,并与现实对象属性之间构建起联系。但这似乎又走向另一个困境,将非存在对象的属性实例化进行还原,只能在语义逻辑上证明其合理性,并不能完全证明它具有现实的意义。意向性非存在问题作为心灵哲学中的一个难题,有其特定的复杂性,即使解决了本体论的争议,在认识论层面我们也很难形成统一的认识。对于这一形而上学的问题,我们可能无法用量化和还原等实体化的方式进行完整解释,如何认识意向性非存在还需我们继续探索。
【学位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B08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意向性非存在问题的由来
    1.1 意向性问题的历史回溯
        1.1.1 布伦塔诺的解释
        1.1.2 意向性的发展与修正
        1.1.3 来自胡塞尔的批判
    1.2 非存在的本质研究
        1.2.1 中世纪的非存在问题
        1.2.2 非存在问题的论战
        1.2.3 非存在问题的现当代发展
    1.3 意向语境下的非存在论
        1.3.1 感知存在与意向存在
        1.3.2 意向性与关涉性
第二章 意向对象的研究
    2.1 意向对象的分类
        2.1.1 存在(being)与存在物(existence)
        2.1.2 非存在事物内部区分
    2.2 意向状态指向的内容
        2.2.1 意向状态的多样性
        2.2.2 意向状态中的意向动词
    2.3 意向性非存在的不同解释
        2.3.1 诉诸于心灵的意向性非存在
        2.3.2 意向性非存在的一元属性
        2.3.3 意向性非存在的个体化解释
第三章 量化与还原解释下的意向性非存在
    3.1 量化与非存在对象
        3.1.1 自然语言中的量化
        3.1.2 如何量化非存在
    3.2 还原解释非存在
        3.2.1 意向性非存在的真理
        3.2.2 非存在对象的还原论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睿;;量化与真理性解释下的意向性非存在[J];学理论;2020年06期

2 高新民;;意向性与非存在[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3 涂纪亮;;意向性理论的几个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04期

4 德莫特·莫兰;曹玉辉;;意向性:现象学方法的基础[J];学术月刊;2017年11期

5 谢静杨;;音乐表演中的意向性问题之微探[J];北方音乐;2014年10期

6 默罗阿德·韦斯特法尔;吴德凯;;逆意向性:论被观视与被言说(节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5期

7 高新民;;意向性难题的中国式解析[J];哲学动态;2008年04期

8 李忠伟;;意向性的多重性与本源性问题[J];世界哲学;2015年03期

9 高新民;殷筱;;意向性观念的祛魅与重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9年01期

10 姚颖;;塞尔的意识与意向性[J];智库时代;201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牟方磊;李泽厚“情本体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郭芝叶;现代技术的伦理意向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3 刘阳;小说本体论[D];复旦大学;2008年

4 黄欣荣;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5 吴迪;意识、语言与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峰明;“剧中人”与“剧作者”[D];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7 郭胜坡;二十世纪易学本体论的两条基本路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周一骏;选择性双重本体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常春;Ontology在农业信息管理中的构建和转化[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10 孙志其;基于气本体论的经方五味合化组方原理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睿;意向性非存在论的“存在性”证明[D];山西大学;2020年

2 刘睿;塞尔意向性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孙兆洋;论塞尔的集体意向性[D];山东大学;2014年

4 刘琳;“关于从共享意向性看儿童如何学会理解错误信念的报告”翻译实践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年

5 姚忠禹;托马塞洛的集体意向性理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6 黄术杰;胡塞尔意向性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

7 郭莹莹;主体间性和意向性视角下的刻意曲解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8 伦海亮;行政意向性协议研究[D];暨南大学;2017年

9 赵奇;论海德格尔意向性基础上的范畴直观[D];兰州大学;2018年

10 盛文韬;原初意向性概念解析[D];内蒙古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60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860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3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