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新小说”中的新学青年(1902-1911)

发布时间:2020-10-31 18:58
   戊戌、庚子之后,晚清社会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巨变,政治上呈现出立宪派与革命派“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思想上表现为新思潮的涌动和旧思想的衰微,教育方面则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黄金时期.在晚清独特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新学青年。他们拥有全新的知识体系、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极大影响着彼时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对此,“新小说”家以自己的生花妙笔对这些新学青年做了艺术化的描绘,产生了近代小说史上新颖独特的新学青年形象。本文以“新小说”中的新学青年为研究对象,大致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是对晚清“新小说”中新学青年的概述。包括涉及新学青年的相关小说梳理和新学青年的简要分类;还有“新小说”中新学青年的独有特质和书写背景。通过本章的简要论述,可以对晚清“新小说”中新学青年的书写情况,尤其是书写背景和人物特质,有一个初步认识和了解。第二、三章,是对晚清“新小说”中新学青年的重点分析,尤其是对正面新学青年的新型观念和负面新学青年的畸变进行了深入论述。第二章从近代政治史、思想史和“新小说”家立场入手,探析“新小说”中新学青年的新型观念,包括道德观、群学观和民族观。值得一提的是,“新小说”中的新学青年在形成这些新型观念的同时,也预示着中国传统士子逐渐开始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新小说”家寓教于恶视域下对负面新学青年书写方面的畸变,尖锐地指出负面新学青年的无知无识无行无责和其所形成的畸形的自由平等观,并进一步分析这种书写模式与“新小说”家写作观念的密切关系。第四章简要探讨了“新小说”中新学青年书写的价值。一方面,“新小说”家对新学青年的书写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时代价值,不仅能够发挥功利性的劝勉、警示功用,还能助推社会思想观念的更新;另一方面,“新小说”家的这种书写具有极强的文学史意义,既丰富了小说史的人物画廊,又以特定阶段的新学青年承接着古代文学中的士子形象向现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阶层的过渡任务。透过对“新小说”中新学青年的分析论述,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新小说”中新学青年的了解,进而一窥现实中新学青年的独特样貌。这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清晰地解读晚清“新小说”,甚至有望进一步促进晚清“新小说”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I207.41;K25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三、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小说”中新学青年述略
    第一节 相关小说概述
    第二节 新学青年的分类
        一、以新革旧的改良派
        二、改天换日的革命派
        三、无知无行的“假新党”
    第三节 新学青年的特质
        一、近代化的知识体系
        二、外在形式的西化
    第四节 新学青年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立宪与革命的对抗
        二、教育的黄金时代
第二章 “新小说”中新学青年的新型观念
    第一节 悖离三纲的道德观
        一、民本君末的新观念
        二、父子平等的新思想
        三、男女平权的新思潮
    第二节 群学观念大兴
        一、成立政治团体
        二、集会与演说
    第三节 大、小民族主义并行
        一、排满的小民族主义
        二、爱国的大民族主义
    小结
第三章 “新小说”中新学青年的畸变——“假新党”
    第一节 “新小说”中的“假新党”形象
        一、无知无识无行无责的“假新党”
        二、畸形的自由平等观
    第二节 寓教于恶的写作观念
        一、“新小说”家政治立场的主导
        二、社会思潮的强力支配
第四章 “新小说”中新学青年书写的价值
    第一节 新学青年书写的时代价值
        一、功利性的劝勉与警示之用
        二、助推思想观念更新
    第二节 新学青年书写的文学史意义
        一、丰富小说史人物画廊
        二、承古通今的新学青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廷亮;;晚清小说理论发展新阶段的一个标志——晚清革命派关于小说与社会生活关系的论述[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2 王德华;少鸿;;法国现代小说史的插曲——试谈法国的“新小说”[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3 刘元吉;清末立宪派与革命派关系的演变[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年11期

4 吴嘉勋;;革命派与改良派合作商谈刍议[J];历史教学问题;1985年05期

5 王鑫;;晚清小说标“新”之风成因探析[J];明清小说研究;2014年04期

6 胖盛;;保皇派与革命派的斗争[J];体育世界;1999年06期

7 侯宜杰;辛亥前梁启超与革命派的矛盾[J];益阳师专学报;1990年01期

8 熊蚌清,汪广兆;在斗争中成长--学习《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J];徐州师院;1977年03期

9 彭剑;;清季唐璆与革命派论战述评[J];近代史学刊;2013年00期

10 洪源;谢富礼;;永做革命派 当好接班人[J];山东文学;196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简婷;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领导的武装斗争[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秀梅;“新小说”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3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方晓红;晚清小说与晚清报刊发展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

5 刘永文;晚清报刊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汉波;《小说林》与晚清小说杂志的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杜慧敏;文本译介、文化相遇与文学关系[D];复旦大学;2006年

8 谢仁敏;晚清小说低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佳鸣;20世纪中国小说的流浪叙事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10 郑丽丽;“病”与“药”——清末新小说中的“救国”想象[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永刚;晚清“新小说”中的新学青年(1902-1911)[D];山东大学;2020年

2 陈飞;立宪派与清末民初政局走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3 马鹏娟;晚清革命派的群己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7年

4 唐兰慧;晚清革命派“尊黄”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永鹏;困惑与焦虑:晚清小说中的旅行[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6 吴先雷;民国初年革命派与立宪派、北洋集团制衡下的合作[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爱萍;晚清小说(1895-1911)中的买办形象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年

8 胡文涛;晚清小说《孽海花》反讽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9 钟源;《盛京时报》晚清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10 王士春;晚清小说中的“强国梦”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864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864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0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