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饲养”类动词历时演变研究
【学位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H14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研究现状
1.1.1 汉语动词及其常用词演变研究
1.1.2 “饲养”类动词的相关研究
1.2 研究内容、目标、方法和创新之处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研究方法
1.2.4 特色与创新之处
2.“饲养”类动词的历时考察
2.1 上古汉语“饲养”类动词的使用考察
2.1.1 “畜养”子语义场成员的使用考察
2.1.2 “牧养”子语义场成员的使用考察
2.1.3 “喂养”子语义场成员的使用考察
2.1.4 小结
2.2 中古汉语“饲养”类动词的使用考察
2.2.1 “畜养”子语义场成员的使用考察
2.2.2 “牧养”子语义场成员的使用考察
2.2.3 “喂养”子语义场成员的使用考察
2.2.4 小结
2.3 近代汉语“饲养”类动词的使用考察
2.3.1 “畜养”子语义场成员的使用考察
2.3.2 “牧养”子语义场成员的使用考察
2.3.3 “喂养”子语义场成员的使用考察
2.3.4 小结
3 “饲养”类动词的消长与双音化考察
3.1 “饲养”类单音动词的消长继承与双音节化考察
3.1.1 “饲养”类单音动词中旧词的消亡
3.1.2 “饲养”类单音动词中新词的产生
3.1.3 “饲养”类单音动词的继承及发展
3.2 “饲养”类动词的双音化考察
4 “饲养”类动词历时变化过程中的规律、特点及原因
4.1 “饲养”类单音动词历时变化过程中的规律
4.1.1 “饲养”类单音动词数量的增减规律
4.1.2 “饲养”类单音动词内部同义词变化规律
4.2 “饲养”类动词历时变化过程中的特点
4.2.1 继承性和稳定性较强
4.2.2 组合能力与使用频率相关性较强
4.2.3 同素异序词意义的相似性较强
4.3 “饲养”类动词历时演变的原因
4.3.1 内部原因
4.3.2 外部原因
结语
5.1 本文结论
5.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春生;;释“养”[J];汉字文化;2012年03期
2 蒋绍愚;;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徐山;释“畜”[J];古今农业;2004年04期
4 马丽;试论未成年人语义场的演变[J];浙江学刊;2004年05期
5 沈家煊;语法研究的分析和综合[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02期
6 徐通锵;“字”和汉语语义句法的生成机制[J];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01期
7 钱军;;中国古代养马业的兴衰[J];农村.农业.农民;1998年12期
8 张永言;汪维辉;;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J];中国语文;1995年06期
9 蒋绍愚;;白居易诗中与“口”有关的动词[J];语言研究;1993年01期
10 张联荣;词义引申中的遗传义素[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梁浩;唐代几组常用动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张显运;宋代畜牧业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3 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乜小红;唐五代畜牧经济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娜;古汉语动词历时演变研究成果综述[D];吉林大学;2017年
2 陈佳佳;上古汉语“停止”概念域词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3 马晓婷;《农政全书》农业生产行为词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晓丽;“停止”类动词语义场的历时演变[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苏慧会;汉语“畜养”类动词语义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6 赵倩;“济渡”类动词语义场历史演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艳娇;现代汉语使动义动词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8 石睿;“握持类”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9 赵文君;汉语“逃跑、逃亡”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10 陈瑶;汉语吃喝类词语的发展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70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870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