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帕纳尔《时间调校研究所》中的时间观念与民族身份认同

发布时间:2020-11-05 01:06
   土耳其作家阿赫梅特·哈姆迪·唐帕纳尔是土耳其20世纪最杰出的公众人物之一,他对土耳其身份的思考直接影响到当代的一批土耳其作家。《时间调校研究所》是唐帕纳尔生前的最后一本小说,也是土耳其文学创作中以时间为主题的代表作。论文以唐帕纳尔的《时间调校研究所》为研究对象,探讨唐帕纳尔的时间观念及其中所蕴含的民族身份认同。唐帕纳尔对于时间和身份关系的思考加深了他对民族身份认同的认识。在小说中,他试图通过主人公海利展示一个融合的(terkip)、更加个人化的时间观念,以此说明民族身份认同不能与过去完全割裂。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阿赫梅特·哈姆迪·唐帕纳尔《时间调校研究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说明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及方法。论文主体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土耳其的时间观念与唐帕纳尔本人对于时间的思考及文学创作,这也是全文论述的起点。土耳其的时间观念是由传统时间观念向现代时间观念的演变,但西方意义上的现代时间观念无法真正适应这片土地,因此最终其时间观念走向了一种融合性的时间观念与兼具东西方、传统与现代特色的时间文化。该部分梳理了土耳其历史和文学中关于时间的看法。唐帕纳尔的时间观念是一种融合性的时间观念,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有许多意象与时间紧密相连。第二部分结合《时间调校研究所》,分析土耳其时间观念的差异以及唐帕纳尔对于民族身份的追寻。这一部分内容分析了小说中的不同人物及其背后凸显出的土耳其不同时期的时间观念,即传统时间观念、现代时间观念以及融合性时间观念。其中这些时间观念分别与泛奥斯曼、泛伊斯兰身份认同,去传统化的现代土耳其身份认同以及一种与过去紧密相连的土耳其身份认同相联系。论文将通过时间与个体及集体记忆、历史的联系,分析唐帕纳尔对于民族身份的追寻。第三部分着力考察小说中具有标志性的时间意象,并由此探寻唐帕纳尔对民族记忆构建的看法。土耳其小说比较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其对时间的重视、多样化的时间意象以及对民族身份认同的思考。该部分主要分析了小说中重要的时间意象,如钟楼、福报钟、废墟等等,联系土耳其历史分析唐帕纳尔对民族记忆的构建。结语是对论文的简要总结,进一步探讨了唐帕纳尔对于时间和民族身份认同的思考的价值,并指出民族身份认同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
【学位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I374.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静;;想象的共同体:电视、体育与民族身份认同[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2 李前;邱源斌;;百年阿赫玛展:永不停歇的技术创新脚步[J];进出口经理人;2018年11期

3 陈怡;;荒诞的世界与永恒的人性之光——浅谈《鼠疫》[J];牡丹;2016年24期

4 ;阿赫玛亚洲展2010展前预览[J];通用机械;2010年05期

5 肖牧;阿赫恩大学普及科学知识取得的地区效果[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11期

6 阿赫玛德·李萨·阿赫玛迪;穆宏燕;;阿赫玛德·李萨·阿赫玛迪诗选[J];西部;2012年15期

7 吉利耶维·尔;;阿赫梅特爷爷的奇境[J];课外生活;2011年22期

8 ;别出心裁的“盖帽”[J];体育博览;1986年03期

9 李友华;余国旺;;阿赫斗土司(彝族)[J];山茶;1987年01期

10 霞蔚;;阿赫马杜林娜获俄罗斯国家文艺奖[J];世界文学;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綦亮;弗·伍尔夫小说中的民族身份认同主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马佳莹;唐帕纳尔《时间调校研究所》中的时间观念与民族身份认同[D];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

2 范南雁;19世纪到20世纪初英国文学中的吉普赛想象[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3 董树丛;“花园”中的“秘密”[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焦佳伟;现代希腊民族构建中的“去奥斯曼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年

5 林辉;晚期奥斯曼帝国与德国关系研究(1871-1918)[D];兰州大学;2017年

6 薛华;转型时期的民族身份认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赵宇;浅析美国与土耳其关系的转变[D];吉林大学;2017年

8 沈阳;16世纪奥斯曼帝国北非海盗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7年

9 韩国旭;奥斯曼帝国马赫穆德二世改革述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10 李鑫;15-17世纪伊斯坦布尔犹太社区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70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870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0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