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人的存在方式研究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B03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信息技术何以确立新时代:用什么劳动资料去生产
第一节 何谓信息时代
一、信息时代的概念批判
二、从“用信息生产”到“为信息生产”
三、为信息时代画像:数字、互联网、知识经济、后工业
第二节 信息时代的特征
一、全面互联:自由人的联合体何以可能?
二、时空观重塑:信息技术与主体的互动
三、群体与个体的关系重构:理性与非理性、权威与消解权威
四、可能的文明新形态:超越技术工具理性的幻想与恐惧
第二章 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信息时代实践方式的发展与变革
第一节 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技术、实践与存在方式的变革
一、工业时代如何塑造人的存在方式: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二、历次科学技术革命的研究视野比较
三、生产实践与人类社会历史的辩证发展
第二节 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实践活动的新样态
一、信息技术对实践主客体、主体间关系的重塑
二、信息技术赋予实践活动的观念变革
第三章 社会关系的“指示器”:信息时代社会关系的演进与创新
第一节 信息时代主体认知与交往的新形式
一、技术革命与新的时间空间存在属性:自由与创造的可能性
二、信息技术的网络空间的新的存在方式:虚拟媒介的认知与交往
三、网络空间与新媒介技术对主体观念与实践的影响
第二节 信息时代的社会关系演进与社会制度变革
一、技术工具理性与社会机制的相互制约:技术决定论与阶级意识
二、人的主体意识与社会文化批判理论:主体维度的技术手段和社会维度的生产力辨析
三、信息技术革命与社会制度的交互影响:主体意识与社会发展
第三节 现代性视域中信息时代社会关系背后的技术异化
一、技术理性与社会异化现象: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异化反思
二、异化形式的演变:从资本控制到科技控制
三、信息技术革命与社会文化的符号控制:从数字逻辑到资本逻辑
第四章 信息文明确立人的存在方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第一节 信息技术的理性反思与信息文明的确立
一、信息技术媒介与网络空间对主体性的重塑
二、技术理性控制与社会文化的同一性
三、信息时代与现代性裹挟下的异化控制
第二节 人的存在方式变革与新的文化样态
一、信息文明确立的人的存在方式
二、信息文明重塑人的文化样态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CIO,不仅是职衔[J];IT经理世界;1998年15期
2 朱义兵;;信息时代下中职数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J];才智;2019年19期
3 张海卫;;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才智;2009年09期
4 黄迪生;;珍爱人才凝聚人心[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7年06期
5 潘婷婷;;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年11期
6 罗玲;;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年S1期
7 陈肖婷;;论信息时代对学校教学的影响[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年03期
8 黄茜;;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图书分编工作的分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9 赖静雯 ,顾文军;信息时代的CEO[J];经营与管理;2004年05期
10 袁振国;把知识转化为智慧[J];河南教育;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龙;信息时代人的存在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20年
2 奚爱国;资本—信息时代下资本主义困境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3 周勤;信息技术、网络效应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高明;信息技术影响下共享经济的建构、困境与超越[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5 朱彩兰;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怡文;组织在采纳信息技术前后的行为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杨建荣;信息技术植入与组织结构重组[D];上海大学;2008年
8 张德昌;论税收技术理性的缺失与重构[D];东北大学;2005年
9 王秋爽;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楠;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涉农企业核心竞争力作用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涂进万;论信息时代劳动创造价值的网络化实现[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倪宇红;信息时代的翻译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叶宇灏;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美术馆建筑空间特征及设计策略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4 匡莎;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交互建筑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5 蒋宇;《数字一代的思维技能:信息时代思维与学习的拓展》(第五章)翻译实践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年
6 喻金香;信息技术在小学中段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
7 朱敏乐;信息技术在高中西班牙语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8 别雪梅;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9 何颂;浙江省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分析[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10 顾葳蕤;信息技术在幼儿阅读活动中应用的个案研究[D];延边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70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870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