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人物肢体语言精神性的表达
【学位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J205
【部分图文】:
16肢的颜色,以此来以体现弗洛伊德在我心中的神圣感。在构图上,我将画面切割成了上下两个部分的长方形。两个长方形的绘画处理方式不同,因而形成了两个空间。在画面中,人物处于一个空间,手的一半部分到了另一个空间。这样紧窄的长方形构图,使得在画面中的人物张力向左右两边释放,肢体语言通过这个构图有效的得到了视觉上的夸张,使之看起来比原画的比例更加的长。油画作品《困厄》(图13),同样是我对人物肢体语言进行主观变形的一个例子。画面呈现的是一个站立的人,背景依旧没有过多的修饰,仅在背景的下方用群青做了一些过渡。站立的人正依靠一根棍子上,动作有些拘谨,我用深陷的眼眶和下陷的颧骨来表现人物的面部呈现出的惊恐之态,又将他的双手和身体进行扭曲和拉伸的变形,营造出画面的孤寂之感。在这张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我意识到照搬客观对象会使我的作品陷入呆板,而对肢体语言高度的提炼和归纳可以让画面释放出更强烈的张力。总而言之,在我的绘画创作中,变形不仅是为了塑造人物本身,而是为了更深刻地传达出人物的的精神状态。我要表达的不仅仅是客观对象的自然状态,更是要将客观对象的精神、意志以及时代的精神内涵描绘出来。初学油画时,由于对绘画认识的不够深刻,把再现客观对象作为最高要求,直到看到弗洛伊德的作品后,才意识到,浅显的再现只能创作出毫无精神内涵和情感的作品,弗洛伊德对人物的精神状态的把握,时刻提醒着我要创作出具有灵魂的作品,它应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琦;;绘画艺术中的情感因素的相关分析[J];大众文艺;2016年21期
2 郑发云;;东巴文字绘画研究与产品开发[J];艺术教育;2017年Z4期
3 周莹;;图像与绘画的模仿之辩[J];美术;2020年08期
4 史景宵;;茶艺文化中的绘画艺术[J];福建茶叶;2016年12期
5 陈静宜;;论构图在绘画中的意义和作用[J];美与时代(中);2017年04期
6 孟燕;;照片运用于绘画现象之探讨[J];艺术教育;2011年09期
7 陈琦昌;陈丹华;;浅谈对设计与绘画的认识[J];艺术教育;2008年01期
8 葛凌蓝;;浅析绘画构图形式的发展与创新[J];美术大观;2017年06期
9 刘志春;如何让“危险期”的孩子保持绘画兴趣[J];中国美术教育;2000年06期
10 谭述乐;;谭述乐绘画艺术[J];金融世界;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雪;绘画中的“借用”现象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2 陈茜;论唐代社会文化对绘画繁荣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6年
3 芦甲川;唐代及其前期人物绘画的本体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正军;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虚实之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邵晓峰;中国传统家具和绘画的关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陈思;北宋绘画文人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7 朱国平;道夫先路—论书法对绘画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
8 陈天白;潘玉良绘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9 曹栋;论早期的敦煌绘画画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10 金临;吴大羽绘画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明;绘画中人物肢体语言精神性的表达[D];天津美术学院;2020年
2 李玲玲;朱屺瞻绘画艺术中的稚拙美[D];渤海大学;2012年
3 孟祥琦;绘画感觉的呈现[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4 章勇;绘画与自我认识之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5 黄芳炜;贾科梅第绘画线性结构与我的创作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兵兵;至上主义绘画中的哲学内涵研究[D];渤海大学;2017年
7 陈婷婷;肖像绘画中“直接画法”的表现形式和我的友人肖像[D];上海大学;2015年
8 黄洁;绘画的材料 材料的绘画[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玉玲;明末清初闺阁绘画探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高丽;绘画的平面化语言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70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870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