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奇模仿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5 14:53
   本文旨在对卢卡奇的模仿理论加以初步梳理,使之具有更清晰的可见性,并在此过程中,进行重新的阐释。作为马克思主义模仿理论的集大成者,卢卡奇不同于以往的模仿理论,他不仅把模仿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基础上,同时还扩大了模仿的范围,使模仿理论植根于人类社会历史中。“模仿”概念不仅构成了卢卡奇的后期美学思想核心内容,更是构成了理解其前期思想如何发展到后期理论的一把钥匙,构成了贯穿其整体美学思想的逻辑演进的一个重要线索。与诸多流行看法认为卢卡奇晚年标举模仿论是理论倒退不同,本文把这一重要话语实践理解为一种“游击战”策略。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试图在卢卡奇的美学理论发展史中把握其模仿理论,指出《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的物化和总体性问题,卢卡奇在《审美特性》中通过模仿亦即艺术,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第二章则通过对卢卡奇模仿理论五种维度的描摹,力求较为系统地勾画其主要理论特征。此部分内容为本文重点。第三章主要通过论述卢卡奇模仿理论在中国语境中引发的学术效应,在理解它对于中国美学建设的当代价值的同时,也谋求提供一种将它加以客观化的可能路径。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I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卢卡奇模仿理论的问题意识与理论任务
    第一节 拜物教、物化与艺术
    第二节 总体性的出路
    第三节 审美的启迪—从《历史与阶级意识》到《审美特性》
第二章 从巫术到“人的整体”—卢卡奇模仿理论的五个方面
    第一节 传统模仿理论回溯与卢卡奇对模仿概念的继承与复兴
    第二节 作为审美反映形成基础的巫术
    第三节 作为模仿理论基础的反映论
    第四节 审美反映中的主客体关系
    第五节 艺术的反拜物化使命
    小结
第三章 卢卡奇模仿理论与当代中国
    第一节 当代中国卢卡奇的研究复兴
    第二节 卢卡奇传入中国的历程与当代的问题意识
    第三节 模仿理论的现实主义底色和中国语境下《审美特性》研究的定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妍;;浅析卢卡奇总体性思想对物化的克服[J];学理论;2012年27期

2 刘茵;;对科学专门化的理解——读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年04期

3 孙淳;;近十年来国内理论界对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研究综述[J];汉字文化;2019年24期

4 于曜铭;;浅析卢卡奇早期的“历史”与“总体性”[J];现代交际;2020年05期

5 刘际东;;青年卢卡奇的伦理思想[J];学海;2020年02期

6 刘力永;;青年卢卡奇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共性逻辑[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02期

7 刘力永;杨蓉荣;;卢卡奇对于存在问题的理解及其政治意涵[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02期

8 李艳;;卢卡奇物化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汉字文化;2020年12期

9 石静志;;从《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看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07期

10 孙民;齐承水;;论卢卡奇的历史唯物主义观[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敏;论卢卡奇历史辩证法的形成及开展向度[D];武汉大学;2018年

2 杨光强;卢卡奇物化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3 包红梅;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年

4 卞友江;论卢卡奇的现实主义文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5 单传友;卢卡奇物化批判的重新审视[D];复旦大学;2014年

6 宋朝普;青年卢卡奇对现代性的批判[D];复旦大学;2011年

7 刘明文;卢卡奇本体论思想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李俊文;社会存在本体论[D];黑龙江大学;2005年

9 孟偲;民主化与人类解放[D];南开大学;2014年

10 邹之坤;历史辩证法[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旭;卢卡奇模仿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

2 刘朋静;卢卡奇的模仿论研究[D];河南大学;2019年

3 张珊珊;卢卡奇的晚期审美人类学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9年

4 苏芮黎;卢卡奇中介范畴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9年

5 吴火伟;卢卡奇物化理论研究[D];云南大学;2019年

6 于晓霞;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之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7 周昕慧;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的劳动思想[D];山东大学;2019年

8 王凯莉;后卢卡奇时代的物化理论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9 邓沁汶;卢卡奇对主客体关系的阐释[D];武汉大学;2019年

10 任怡琳;卢卡奇晚年异化理论研究[D];武汉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71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871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d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