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立体书的多维体验设计
发布时间:2020-11-09 00:50
儿童绘本是儿童时期最早也是最为重要的启蒙读物,是儿童获取知识和快乐最直接的方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平面书籍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孩子的阅读需求,越来越多的儿童绘本和书籍从平面变得立体起来。儿童立体书通过独特的立体结构与互动设计,使书籍内页中的场景更具有趣味性和可动性,给儿童阅读者带来惊奇、愉悦之感。儿童立体书籍突破了传统平面化的设计模式,充分调动儿童多种感官参与阅读,为儿童书籍的创新和不断发展增添了新的途径。儿童立体书籍的设计不仅改变了传统书籍的阅读方式,满足了儿童多种感官的应用及情感体验。本文以儿童立体书籍的多维体验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儿童立体书籍这一概念展开介绍,简要地分析了儿童立体书的特点及其发展历史,对儿童立体书籍突破自身固有形态,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特点进行探究。在接下来的篇幅中,从儿童阅读者多维体验的角度切入,对儿童读者的心理、行为、感官维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基于多维体验下的儿童书籍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为儿童立体书籍的设计提供了坚实的操作依据。基于理论的探讨,本文选择了“茶马古道”这一题材来进行儿童立体书籍的设计。设计主要围绕茶马古道文化为中心,从茶马古道的源起、线路、人物形象、服装、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和概括,提炼出核心故事情节,并用手绘的方式应用和设计到具体的衍生品中。插画风格以写实为主,在立体结构和交互动作的设计上,根据画面的具体内容需求来进行巧妙的设置。让儿童在阅读中体验动手互动的快乐,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本课题将立体结构与多维体验相结合,探讨立体书籍多维的表达方式,同时对找到的优秀立体书设计案例进行分析,积极探索立体书籍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及手法。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从多个维度去考虑儿童阅读者的体验,优化视觉设计并丰富信息的呈现,具有很强的拓展性和实验性。
【学位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J524
【部分图文】: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Publishing)发明并首先使用“Pop-Upbook”这个词。在此期间推出弹起式模型纸艺,并将“Pop-Up-Book”注册为商标,并出版了大量以传统童话故事为题材的立体书,这种颇具文化指针意义的绘本,使得使弹起式立体纸艺在美国家喻户晓。“Pop-Up-Book”和“立体书”的叫法便在世界各国流行。图1.1《匹诺曹》Pop-Up-Book(图片来源:http://product.dangdang.com)人们发现了立体书更多的趣味和价值,生产立体书在欧洲和美国盛行。纸艺大师们开始探索立体书更多的呈现效果。20世纪中叶,被誉为“立体书出版之父”的德国纸艺大师洛萨·梅根多夫独创了旋转木马式的立体结构式样(如图1.2),在这种立体书中每一个旋转的页面都具有场景化和模型,立体书也真正意义上是以立体形状展示的书籍。图1.2旋转木马式立体书《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图片来源:http://product.dangdang.com)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Publishing)发明并首先使用“Pop-Upbook”这个词。在此期间推出弹起式模型纸艺,并将“Pop-Up-Book”注册为商标,并出版了大量以传统童话故事为题材的立体书,这种颇具文化指针意义的绘本,使得使弹起式立体纸艺在美国家喻户晓。“Pop-Up-Book”和“立体书”的叫法便在世界各国流行。图1.1《匹诺曹》Pop-Up-Book(图片来源:http://product.dangdang.com)人们发现了立体书更多的趣味和价值,生产立体书在欧洲和美国盛行。纸艺大师们开始探索立体书更多的呈现效果。20世纪中叶,被誉为“立体书出版之父”的德国纸艺大师洛萨·梅根多夫独创了旋转木马式的立体结构式样(如图1.2),在这种立体书中每一个旋转的页面都具有场景化和模型,立体书也真正意义上是以立体形状展示的书籍。图1.2旋转木马式立体书《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图片来源:http://product.dangdang.com)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9识原理。如下(图2.1)中所示,他将识和概念、词汇和行动分成两部分,当转动其中一个圆盘,另一个就可以快速定位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不同的知识组合。此时对于立体结构和相关机制的设置较为简单,但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医学、航海、宇宙天文、宗教等都有涉及。图2.1Pop-upMethod:Volvelle图2.2穿靴子的猫纽约:蓝丝带出版(图片来:https://www.baidu.com)(图片来源:https://www.baidu.com)直到19世纪初才有专门针对儿童立体书籍的设计出现,出版商JohnNewbery最先开始尝试通过立体创意和互动的方式来设计儿童书籍,1820年,WilliamGrimaldi利用“lift-the-flap”这一结构,通过对女儿梳妆台的绘制,在书中通过翻页便可切换书中的场景变化,每个场景都传达了一个关于美德的故事。这本书也于1821年出版,题为TheToilet。一经推出,就很受市场的欢迎,各大出版商纷纷效仿。托马斯·迪恩,是一个专门致力于生产和销售新奇书籍的人。他利用新的印刷工艺及光刻技术推动了立体童书的大规模发行。他们的玩具书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在整个童书市场流行了起来。到了1856年,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发,迪恩发布了新的主题故事“NewScenicBooks”,书籍中采用“西洋镜”风格,以折叠的形式连接在一起,打造了一个关于童话和冒险的美丽故事。当阅读者打开故事文本时,一个立体三维场景便即刻展现在眼前。在19世纪80年代,美国第一大立体童书的生产者是麦克洛克林兄弟。该公司也是从迪恩的公司吸取创作灵感,将其作品卖给美国观众。其最知名的是“小肖曼”系列。这本书采用了90°呈现的方式,两个板在顶部连接,打开后呈现90°的直角,可以展现多个场景。20世纪30年代,美国纽约出版社“蓝带”创造了一系列极富有创?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5620
【学位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J524
【部分图文】: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Publishing)发明并首先使用“Pop-Upbook”这个词。在此期间推出弹起式模型纸艺,并将“Pop-Up-Book”注册为商标,并出版了大量以传统童话故事为题材的立体书,这种颇具文化指针意义的绘本,使得使弹起式立体纸艺在美国家喻户晓。“Pop-Up-Book”和“立体书”的叫法便在世界各国流行。图1.1《匹诺曹》Pop-Up-Book(图片来源:http://product.dangdang.com)人们发现了立体书更多的趣味和价值,生产立体书在欧洲和美国盛行。纸艺大师们开始探索立体书更多的呈现效果。20世纪中叶,被誉为“立体书出版之父”的德国纸艺大师洛萨·梅根多夫独创了旋转木马式的立体结构式样(如图1.2),在这种立体书中每一个旋转的页面都具有场景化和模型,立体书也真正意义上是以立体形状展示的书籍。图1.2旋转木马式立体书《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图片来源:http://product.dangdang.com)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Publishing)发明并首先使用“Pop-Upbook”这个词。在此期间推出弹起式模型纸艺,并将“Pop-Up-Book”注册为商标,并出版了大量以传统童话故事为题材的立体书,这种颇具文化指针意义的绘本,使得使弹起式立体纸艺在美国家喻户晓。“Pop-Up-Book”和“立体书”的叫法便在世界各国流行。图1.1《匹诺曹》Pop-Up-Book(图片来源:http://product.dangdang.com)人们发现了立体书更多的趣味和价值,生产立体书在欧洲和美国盛行。纸艺大师们开始探索立体书更多的呈现效果。20世纪中叶,被誉为“立体书出版之父”的德国纸艺大师洛萨·梅根多夫独创了旋转木马式的立体结构式样(如图1.2),在这种立体书中每一个旋转的页面都具有场景化和模型,立体书也真正意义上是以立体形状展示的书籍。图1.2旋转木马式立体书《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图片来源:http://product.dangdang.com)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9识原理。如下(图2.1)中所示,他将识和概念、词汇和行动分成两部分,当转动其中一个圆盘,另一个就可以快速定位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不同的知识组合。此时对于立体结构和相关机制的设置较为简单,但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医学、航海、宇宙天文、宗教等都有涉及。图2.1Pop-upMethod:Volvelle图2.2穿靴子的猫纽约:蓝丝带出版(图片来:https://www.baidu.com)(图片来源:https://www.baidu.com)直到19世纪初才有专门针对儿童立体书籍的设计出现,出版商JohnNewbery最先开始尝试通过立体创意和互动的方式来设计儿童书籍,1820年,WilliamGrimaldi利用“lift-the-flap”这一结构,通过对女儿梳妆台的绘制,在书中通过翻页便可切换书中的场景变化,每个场景都传达了一个关于美德的故事。这本书也于1821年出版,题为TheToilet。一经推出,就很受市场的欢迎,各大出版商纷纷效仿。托马斯·迪恩,是一个专门致力于生产和销售新奇书籍的人。他利用新的印刷工艺及光刻技术推动了立体童书的大规模发行。他们的玩具书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在整个童书市场流行了起来。到了1856年,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发,迪恩发布了新的主题故事“NewScenicBooks”,书籍中采用“西洋镜”风格,以折叠的形式连接在一起,打造了一个关于童话和冒险的美丽故事。当阅读者打开故事文本时,一个立体三维场景便即刻展现在眼前。在19世纪80年代,美国第一大立体童书的生产者是麦克洛克林兄弟。该公司也是从迪恩的公司吸取创作灵感,将其作品卖给美国观众。其最知名的是“小肖曼”系列。这本书采用了90°呈现的方式,两个板在顶部连接,打开后呈现90°的直角,可以展现多个场景。20世纪30年代,美国纽约出版社“蓝带”创造了一系列极富有创?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露;熊怡;;数字出版时代下纸质书籍设计前景初探[J];设计;2014年04期
2 毕凌霄;;儿童绘本的教育功能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3 蒋忠智;;书籍封面设计的艺术性和商业性[J];包装工程;2010年20期
4 陆丹;;论书籍装帧的文化意蕴设计[J];美术界;2008年07期
5 廖荣盛;;论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流程[J];装饰;2006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淼;“人生三万天”—立体书籍的设计表达研究[D];河南大学;2019年
2 岳向辉;立体书的“生存之道”[D];中央美术学院;2018年
3 苏丹;立体创意设计应用于儿童书籍装帧挖掘幼儿空间思维潜能[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文韬;探索纸质书的形态创新[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门琳;音乐艺术的视觉传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黄硕;幼儿颜色经验对短时记忆容量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7 黄丹;儿童立体书设计的“五感”特征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0年
8 赵芳;导向设计的多维度拓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75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87562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