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达先生的先秦诸子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0 22:11
杨树达先生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著述颇丰,是我国著名的文字学家与史学家,他研究的领域涉足语法学、训诂学、文字学、史学、经学、诸子学等各方面。在先秦方面,杨先生对诸子书籍考证训诂,具有丰富的治学方法与治学旨趣。杨树达先生出生在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的近代,因而他的治学背景具有多元性,不仅受到程朱理学、汉学、今文经学等传统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西方语源学、甲金文、近代分科制度等时代因素的影响,这种多元性深刻体现在他的著述中。关于杨树达先生先秦诸子学著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著作,一类是论文。在著作中,他的主要训诂方法是将古书章句置于原文之下,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恢复诸子的本义,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附会他意。除此之外,他还在部分书中间下按语,阐发文中所蕴含的义理,充分体现了杨先生“汉宋兼容”的学术特点。在论文中,杨树达先生对字词进行考证训诂,主要方法是首先对别人的注解提出质疑,然后引经据典,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文字研究方面,杨先生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前代学者,其主要原因就是他能够汲取时代因素,学习西欧语源学,研究文字的语源。通过对相关著述的研究,总结出杨树达先生丰富的治学方法与治学旨趣。在治学方法上,他的长编考异之法受到了陈寅恪先生的高度赞扬,他的以经证子、以史证子、以子证子,采用多重证据考证等方法也都具有个人特色。在治学旨趣上,杨先生注重经世致用,以学问服务实践;积累丰富的知识,用作自己论证的依据;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学习新知识,创新治学方法等。杨树达先生热衷于学术研究,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创作,即使在抗战时期,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也是笔耕不辍。他的这些治学方法、旨趣与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B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思路与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五、相关说明
第一章 杨树达先生生平及其学术背景
第一节 杨树达先生的生平简介
第二节 杨树达先生的学术背景
一、程朱理学的影响
二、清代汉学的影响
三、时代的影响
第二章 杨树达先生有关先秦诸子学方面的著述
第一节 儒家方面
一、《周易古义》
二、《春秋大义述》
三、《论语疏证》
四、其他相关论文
第二节 道家方面
一、《老子古义》
二、其他相关论文
第三节 其他相关撰述
一、《王氏读墨子杂志书后》
二、《读吕氏春秋书后》
三、《邹衍九州考》
四、《读商君书记》
五、《说晚周诸子中之宋人》
第三章 杨树达先生治先秦诸子学的方法与旨趣
第一节 杨树达先生的治学方法
一、长编与考异
二、多重证据考证
三、以经证子,以史证子,以子证子
第二节 杨树达先生的治学旨趣
一、经世致用
二、博学多识
三、与时俱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92063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B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思路与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五、相关说明
第一章 杨树达先生生平及其学术背景
第一节 杨树达先生的生平简介
第二节 杨树达先生的学术背景
一、程朱理学的影响
二、清代汉学的影响
三、时代的影响
第二章 杨树达先生有关先秦诸子学方面的著述
第一节 儒家方面
一、《周易古义》
二、《春秋大义述》
三、《论语疏证》
四、其他相关论文
第二节 道家方面
一、《老子古义》
二、其他相关论文
第三节 其他相关撰述
一、《王氏读墨子杂志书后》
二、《读吕氏春秋书后》
三、《邹衍九州考》
四、《读商君书记》
五、《说晚周诸子中之宋人》
第三章 杨树达先生治先秦诸子学的方法与旨趣
第一节 杨树达先生的治学方法
一、长编与考异
二、多重证据考证
三、以经证子,以史证子,以子证子
第二节 杨树达先生的治学旨趣
一、经世致用
二、博学多识
三、与时俱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莉;;有效吵架让夫妻冲突变幸福[J];民心;2019年10期
2 李靔;陈红星;;退休前后的疯狂——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原巡视员杨先静案剖析[J];中国纪检监察;2016年07期
3 周一海;;慢性肾脏病非小事[J];健康生活;2019年11期
4 绮一;;一只不会说话的羊[J];北方人(悦读);2020年02期
5 杨先定;;杨先定书法[J];老友;2019年03期
6 既禾;;“花儿”爷爷[J];大学生;2016年23期
7 郑维安;;文物收藏家杨铨与1949年前后的香港[J];广州文博;2016年00期
8 赵倡文;;爱好的遗传[J];中国老年;2016年06期
9 周露;;当心皮肤的异常表现是癌变信号[J];健康生活;2016年11期
10 ;医药新知[J];益寿宝典;2017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孙士超;杨树达先生的先秦诸子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年
2 尹芳;胡应麟诸子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3 司利芝;回族史学家杨志玖史学成就述论[D];兰州大学;2009年
4 陈黎;傅山对墨学思想的阐发[D];山西大学;2010年
5 张利;戴望学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于昊扬;山东民歌王子杨松山的声乐艺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7 祝乐;再婚老人家庭紧张关系调适个案工作实践报告[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92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892063.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