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拂云鸣钟》中管风琴与打击乐队的音色音响融合
发布时间:2020-12-09 05:17
本论文以作曲家张旭儒创作的管风琴与人声、打击乐队协奏曲《拂云鸣钟》为例,进行浅析如何利用管风琴自身的特色与其他乐器结合以达到理想的音乐效果。全文通过三个切入点进行解析:管风琴与打击乐队演奏时产生的不同音响织体的结合方式,如点与点、线与线、块与线、面与线;如何编配管风琴的基础音栓、混合音栓、变化音栓使其与打击乐队的音色相融合;管风琴的手键盘与脚键盘的演奏技法。期望为演奏者和作曲家提供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崭新视角。
【文章来源】: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管风琴与打击乐队的织体形态融合
第一节 点状织体与线状织体的融合
第二节 线状织体与线状织体的融合
第三节 块状织体与线状织体的融合
第四节 面状织体与线状织体的融合
第二章 管风琴与打击乐队的音色融合
第一节 管风琴基础音栓的使用
第二节 管风琴变化音栓的使用
第三节 管风琴混合音栓的使用
第三章 管风琴的演奏技法要点
第一节 连音奏法
第二节 非连音奏法
第三节 脚键盘的触键和脚法
结语
附录一: 东方艺术中心音栓表
参考文献
致谢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家大剧院管风琴音栓音管介绍[J]. 王兴盛. 演艺科技. 2017(04)
[2]乔治·利盖蒂《气氛》织体结构特征和音色—织体结构布局的“关联型”特征[J]. 王明. 齐鲁艺苑. 2016(05)
[3]乔治·利盖蒂《气氛》的音色-织体在横向结构中的布局[J]. 王明. 齐鲁艺苑. 2016(02)
[4]《嘎达梅林》交响诗织体形态探析[J]. 贾东红. 北方音乐. 2012(07)
[5]音乐的结构[J]. 赵晓生. 音乐爱好者. 1997(05)
[6]十七、十八世纪的乐器之王——管风琴[J]. 杨雁行. 乐器. 1984(03)
博士论文
[1]约翰·科瑞里亚诺管弦乐写作技术研究[D]. 郭鸣.上海音乐学院 2008
[2]潘德列茨基早期音乐作品中的“音色—音响”观念及其创作技法研究[D]. 张旭儒.上海音乐学院 2006
硕士论文
[1]浅谈古典管风琴脚键盘演奏技术[D]. 侯雪凝.上海音乐学院 2017
本文编号:2906340
【文章来源】: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管风琴与打击乐队的织体形态融合
第一节 点状织体与线状织体的融合
第二节 线状织体与线状织体的融合
第三节 块状织体与线状织体的融合
第四节 面状织体与线状织体的融合
第二章 管风琴与打击乐队的音色融合
第一节 管风琴基础音栓的使用
第二节 管风琴变化音栓的使用
第三节 管风琴混合音栓的使用
第三章 管风琴的演奏技法要点
第一节 连音奏法
第二节 非连音奏法
第三节 脚键盘的触键和脚法
结语
附录一: 东方艺术中心音栓表
参考文献
致谢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家大剧院管风琴音栓音管介绍[J]. 王兴盛. 演艺科技. 2017(04)
[2]乔治·利盖蒂《气氛》织体结构特征和音色—织体结构布局的“关联型”特征[J]. 王明. 齐鲁艺苑. 2016(05)
[3]乔治·利盖蒂《气氛》的音色-织体在横向结构中的布局[J]. 王明. 齐鲁艺苑. 2016(02)
[4]《嘎达梅林》交响诗织体形态探析[J]. 贾东红. 北方音乐. 2012(07)
[5]音乐的结构[J]. 赵晓生. 音乐爱好者. 1997(05)
[6]十七、十八世纪的乐器之王——管风琴[J]. 杨雁行. 乐器. 1984(03)
博士论文
[1]约翰·科瑞里亚诺管弦乐写作技术研究[D]. 郭鸣.上海音乐学院 2008
[2]潘德列茨基早期音乐作品中的“音色—音响”观念及其创作技法研究[D]. 张旭儒.上海音乐学院 2006
硕士论文
[1]浅谈古典管风琴脚键盘演奏技术[D]. 侯雪凝.上海音乐学院 2017
本文编号:2906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90634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