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山水画对个人创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24 15:10
  明代书画大师沈周,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成为“吴门四家”,形成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著名流派。沈周出生于绘画世家,集前朝绘画大家之所成,承袭王蒙、吴镇高超的笔墨技法,在此基础上融合自身的主观情思,逐步由细沈转向粗沈,形成独特的绘画风貌,完整的阐释了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论,为后世留存了珍贵的艺术史料。本文主要在分析沈周山水画笔墨风格的过程中,把沈周山水画早期、中期、晚期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进行探讨,分析沈周是如何运用前人的绘画特点并结合自然物象运用到山水画创作中,最终呈现出沈周山水画的独到特征。最后通过自己实践考察宏村的亲身经历,通过观察、写生,对沈周山水画的学习心得加以融合,借鉴沈周的笔墨风格与个人对大自然的体验,创作出山水画作品。本文旨在对沈周山水画的笔墨风格做了一些探本溯源的梳理,亦是对个人创作有一定的影响,以个人粗浅学识以写之,以期对今后的创作有所裨益。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2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沈周山水画对个人创作的影响


沈周《深山幽居图》128.5cm*33cm

庐山,笔触,细线条


沈周山水画对个人创作的影响6现。刘九庵先生言此轴为“沈周仿倪瓒写意山水”,观其构图布局、石树皴法确无疑脱胎于倪云林笔墨,然沈石田又在此之上将倪云林之法变为沈氏风格,画面有浓厚的人文情怀。(二)中期:细工线条转粗犷浑厚文征明曾评价沈周画作“小景至四十外始拓为大幅,粗株大叶,草草而成。”③从40岁开始,沈周的绘画艺术走向了成熟期。沈周在继承家学的过程中,开始学习黄公望的风格。作品尺幅从刚开始的小幅作品开始向大幅作品过渡,画风上从细致描绘向粗略概括过渡,自由放纵的笔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图2:沈周《庐山高图》193cm*98cm《庐山高图》(图2)是沈周“工细线条”到“粗犷笔触”过渡的开始。整幅作品呈现出雅致雄伟的特征。纸本淡设色,宽98.1厘米,长193.8厘米。赠予老师程宽,以庐山的崇高来表达对老师的故仰之情。在构图、笔墨方面受王蒙影响,属于沈周构图繁复、细笔山水的代表性作品。从山势的布局可看出,用S形绘制,画面中的景物气势磅礴、顶天立地、山石繁复,表现出庐山的高阔与雄壮。画的前段右侧有一低矮的土坡,土坡上松树和勾叶树穿插安排在画面中,静中有动。左侧的土坡面积稍孝土坡与树之间形成开合呼应之势;中段山石很多,一条瀑布从山石的缝隙间倾泻而下,体现出了庐山之高,起到点题的作用。小河从左侧流出,溪水用淡墨勾写,再施加淡彩,表现出溪水的动态美。山与山之间③明文徵明《题沉石田临王叔明小景》。

代表作,风格,画面


元明以来文人山水画家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特征,增添了画面的意境美。这是沈周山水画中期从“细工线条”到“粗犷浑厚”风格的体现。(三)晚期:粗犷浑厚的写意笔触从58岁沈周自号“白石翁”开始形成粗笔风格,在作品中使用此印,画史上把这个时期称为沈周绘画艺术的晚期。主要学习吴镇,正如李日华在记载中所说沈周“晚年醉心于梅道人(吴镇)。”④对元代画家的笔墨风格有了更深的体会。用笔粗阔,下笔较重,笔墨简练潇洒,画面中的浓淡干湿变化多姿,在意境的表达上,通过对山水画气势的描绘,表现平淡幽远的艺术境界。图3:沈周《京江送远图》125cm*30cm沈周晚期粗笔风格的代表作品《京江送远图》(图3),画面中描绘的是沈周在京口与北上好友吴宽依依话别的情景,表现了京口两岸的自然风光。有董源、巨然的风格,轮廓线勾勒质朴潇洒,画面浑厚有力。在皴法上,运用短而粗的笔法,画风老辣,表现技法纯熟,笔法粗阔,山石的轮廊线、皴笔雄健有力,笔法洒脱粗犷,形成了独特的粗笔山水画艺术风格。整幅作品由近景、中景、远景三部分组成。整体用笔简略大方,近景树木与山丘相交呼应,中景的江面上有一条船,慢慢远去,远景是连绵不断的山,用披麻皴的粗笔技法画出,用墨浓淡干湿并用,体现疏密变化,画面中的大开大合之势,使画面更加开阔。仿吴镇的作品《渔父图》,都表现了云游于天地山水之间,超脱而归于自然的隐居心理。运用湿笔画法进行渲染,又保留了董源、巨然绘制山石的技法,由披麻皴变为短线皴,线条粗犷硬朗,用笔自由轻松,概括化的笔法表现了树的主要特征,树叶圈圈点点,通过墨色的变化来突出层次感。表现出“粗枝大叶”的粗笔风格特点。全幅苍润硬朗,雄劲浑厚。文人画家重视画面中笨拙中体现的巧妙,这种巧妙是内隐而不张扬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水画笔墨语言的人文情致[J]. 宋梅梅.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5(10)
[2]明代画风的代表人物——沈周及其山水画艺术[J]. 谢华文.  美与时代(中). 2013(08)



本文编号:29358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9358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8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