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贤积墨法在《夜色太行》创作中的借鉴

发布时间:2021-01-22 09:59
  太行山地处三晋大地,山势雄阔伟岸、亘远绵长,山质粗厚坚硬、纹理清晰。正是基于这样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地域文化,使得众多画家在此不断进行探索、实践,并且创作出颇多兼具鲜明个人风格和深厚精神内涵的艺术作品,推动着当代山水画的发展。这为笔者以太行为主题的创作活动提供了广泛的借鉴意义。“积墨法”作为中国山水画中一种典型的笔墨技法,在被现当代画家继承的同时也被加以创新。而我的毕业创作,正是在探索如何更好地运用“积墨法”来表现太行山的地貌特征和精神气质。龚贤是“积墨法”的集大成者,他以“由干入润、遍数繁多”的积染方法,形成了“黑、厚、润、实”的风格特征,这与我在写生实践中对太行山的心理感受十分吻合。于是,我开始临摹龚贤的山水画作品,查阅大量与龚贤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梳理龚贤的创作技法和笔墨特点,并从中找寻到不少与太行山创作相关联的地方。在此研究的基础之上,我将所领悟的技法与理论充分运用于《夜色太行》的创作当中,取得了良好的收效。本文结合笔者在《夜色太行》创作过程中对龚贤“积墨法”的借鉴与探索,进一步对相关问题展开更为全面的分析和论证,由此提出自己对于太行山水画创作的一些见解与想法。与此同时,加深自己...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龚贤积墨法在《夜色太行》创作中的借鉴


《夜行太行》吕云所

太行,太行山,山水画


龚贤积墨法之探讨与我创作《夜色太行》中的借鉴2绘画语言,创作出了大量关于太行山题材的优秀作品。在这之中,贾又福的作品多表现直立挺拔的太行山体气势,他对画面分割、观察视角和绘画形式等方面均进行了新的探索和突破。吕云所的太行创作多采用积墨法,因其深受黄宾虹画法的影响,以传统积墨之法来塑造太行之魂。而张俊则抓住太行山铜墙铁壁的特征,将其夸张放大,用短小的笔触叠加表现出太行山的风土人情和刚强的地域个性。不过,他们创作的共同特点是:雄浑厚重、威严峭拔,这些作品可以说是对北派山水画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图1.1《太行丰碑》贾又福图1.2《夜行太行》吕云所在第二部分理论研究方面,由于龚贤一直受到历来学者的高度关注,因此有关于其的研究成果也是相当丰富的。然而,遗憾的是在这些研究当中大多关注的是龚贤个人的生活经历,及其诗文绘画、理论著述(画论、课徒画稿等),还有部分学者针对其山水画风格进行了专门研究并总结其成就。具体到以“积墨法”作为核心来研究的不是很多,而是多就积墨法的艺术特点及如何运用而论。在有关当代太行主题山水画创作的研究中,大多集中于笔墨语言和地域文化方面,且多从广义的角度去进行创作研究,却很少有人去探究龚贤积墨法与太行山水画创作之间的联系。因此,笔者在结合自己创作实践的基础上,试以本文来探讨龚贤积墨法的笔墨特点及其对我具体开展创作的影响和启示。1.3毕业创作方案及成果创作《夜色太行》的方案大致可分为写生、构图、落墨三个环节。首先,我选择到晋城市陵川县和长治市黎城县,亲自身临太行深处,进行观察和感受,去体悟太行

龚贤积墨法在《夜色太行》创作中的借鉴


米友仁《云山图》局部


本文编号:29930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9930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1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