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1953年山西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4 18:29
1949年以来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贯穿了新中国初期,这场运动是中共探索农村发展途径的举措,也是中共组织与改造农民的一场政治运动。山西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地位显得尤为特殊,为新中国农业合作化的发源地之一。地处晋东南的各县,最早响应山西省委关于推进合作化的决议,其中平顺县西沟、川底等村成为全国典型农业社的“试验田”。著名劳模李顺达等代表新中国农民在建国之初访问苏联,并在全国发起农业丰产竞赛,各地农民纷纷向李顺达、曲耀离等人发出应战书,引发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追溯既往,山西的农业合作社是在边区时期长期的互助合作的传统上发展起来的。建国初期,长治地委提出了把互助组提高一步的办法。之后,山西省委把有关老区互助组情况的报告向上级提交,由此引发了党内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问题的争论,华北局与山西省委持不同意见。二者的分歧在于土改后要不要立即向社会主义过渡以及如何走向合作化。这场争论的结果因毛泽东对于山西省委的支持,引发了后来全国性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由此开始,合作化运动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浅入深,一步步席卷而来。山西正因此成为合作化运动的先锋。本文的写作主要依托于山西省档案馆馆藏的相当数量相当的有...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学术史综理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作为合作化运动急先锋的山西
1.1 合作化运动的理论来源
1.1.1 苏联农业合作化运动对中共的影响
1.1.2 毛泽东关于合作化的观点
1.2 山西互助合作运动的背景
1.2.1 中共中央对合作化的政策摇摆
1.2.2 关于山西积极推进合作化中央和地方的一场争论
第二章 树立模范:以平顺县西沟村为典型的合作化运动
2.1 树立典型
2.1.1 李顺达在西沟的合作化成绩
2.1.2 李顺达农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
2.1.3 李顺达互助合作运动中存在的问题
2.2 利用李顺达事迹进行的合作化动员
2.2.1 李顺达出访苏联的经历
2.2.2 李顺达回国之后的宣讲
2.2.3 李顺达访苏的影响
第三章 山西各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过程
3.1 边区互助合作运动的基础
3.2 山西各地组织起来和初级社的发展
3.2.1 1950 年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情况
3.2.2 1951 年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3.2.3 1952 年合作化运动
3.2.4 1953 年合作化运动
第四章 山西合作化运动的效果与局限
4.1 山西合作化运动的效果
4.1.1 对山西农村、农民、农业的影响
4.1.2 对全国农业合作化的影响
4.2 山西合作化运动的局限
4.2.1 山西合作化运动的不足
4.2.2 对山西合作化运动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作化是乡村振兴重要内涵[J]. 陈大斌. 瞭望. 2018 (Z2)
[2]“同工同酬”与妇女解放:以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和顺县为例[J]. 贺文乐,牛苑苑.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8(04)
[3]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梁晨晨. 理论观察. 2017(11)
[4]唯物史观视野下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及启示[J]. 王凯. 改革与开放. 2017(13)
[5]集体化时代“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孕育与形成[J]. 王先明. 广东社会科学. 2017(02)
[6]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民的社会心理变迁及启示[J]. 姚广利. 社会主义研究. 2016(02)
[7]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特色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再认识[J]. 陈光军. 农业经济. 2015(09)
[8]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宏观经济成就——以湖南省长沙县为例[J]. 张勇.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4)
[9]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治地区的农业合作化(1951-1958)[J]. 李孟圆.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10]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数字指标[J]. 赵胜. 农业考古. 2014(06)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D]. 贺福中.山西大学 2017
[2]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27-1939)[D]. 吕卉.吉林大学 2010
[3]改造农民: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D]. 王俊斌.首都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新中国成立以后刘少奇农业发展思想研究[D]. 费洪满.鲁东大学 2018
[2]靠近国家:合作化进程中积极分子的行为研究[D]. 韩艳.华中师范大学 2018
[3]建国初期中共领导层农业合作化思想比较研究及对当代的启示[D]. 侯润茜.太原理工大学 2015
[4]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李顺达研究[D]. 孔繁锐.中共中央党校 2014
[5]农民合作组织汇聚返乡青年的原因探究[D]. 杜艳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
[6]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研究[D]. 邱春梅.河南大学 2012
[7]山西农业合作运动的历史考察[D]. 任剑星.山西大学 2010
[8]村庄的整合与发展[D]. 李勇.山西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82718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学术史综理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作为合作化运动急先锋的山西
1.1 合作化运动的理论来源
1.1.1 苏联农业合作化运动对中共的影响
1.1.2 毛泽东关于合作化的观点
1.2 山西互助合作运动的背景
1.2.1 中共中央对合作化的政策摇摆
1.2.2 关于山西积极推进合作化中央和地方的一场争论
第二章 树立模范:以平顺县西沟村为典型的合作化运动
2.1 树立典型
2.1.1 李顺达在西沟的合作化成绩
2.1.2 李顺达农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
2.1.3 李顺达互助合作运动中存在的问题
2.2 利用李顺达事迹进行的合作化动员
2.2.1 李顺达出访苏联的经历
2.2.2 李顺达回国之后的宣讲
2.2.3 李顺达访苏的影响
第三章 山西各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过程
3.1 边区互助合作运动的基础
3.2 山西各地组织起来和初级社的发展
3.2.1 1950 年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情况
3.2.2 1951 年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3.2.3 1952 年合作化运动
3.2.4 1953 年合作化运动
第四章 山西合作化运动的效果与局限
4.1 山西合作化运动的效果
4.1.1 对山西农村、农民、农业的影响
4.1.2 对全国农业合作化的影响
4.2 山西合作化运动的局限
4.2.1 山西合作化运动的不足
4.2.2 对山西合作化运动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作化是乡村振兴重要内涵[J]. 陈大斌. 瞭望. 2018 (Z2)
[2]“同工同酬”与妇女解放:以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和顺县为例[J]. 贺文乐,牛苑苑.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8(04)
[3]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梁晨晨. 理论观察. 2017(11)
[4]唯物史观视野下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及启示[J]. 王凯. 改革与开放. 2017(13)
[5]集体化时代“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孕育与形成[J]. 王先明. 广东社会科学. 2017(02)
[6]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民的社会心理变迁及启示[J]. 姚广利. 社会主义研究. 2016(02)
[7]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特色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再认识[J]. 陈光军. 农业经济. 2015(09)
[8]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宏观经济成就——以湖南省长沙县为例[J]. 张勇.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4)
[9]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治地区的农业合作化(1951-1958)[J]. 李孟圆.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10]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数字指标[J]. 赵胜. 农业考古. 2014(06)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D]. 贺福中.山西大学 2017
[2]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27-1939)[D]. 吕卉.吉林大学 2010
[3]改造农民: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D]. 王俊斌.首都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新中国成立以后刘少奇农业发展思想研究[D]. 费洪满.鲁东大学 2018
[2]靠近国家:合作化进程中积极分子的行为研究[D]. 韩艳.华中师范大学 2018
[3]建国初期中共领导层农业合作化思想比较研究及对当代的启示[D]. 侯润茜.太原理工大学 2015
[4]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李顺达研究[D]. 孔繁锐.中共中央党校 2014
[5]农民合作组织汇聚返乡青年的原因探究[D]. 杜艳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
[6]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研究[D]. 邱春梅.河南大学 2012
[7]山西农业合作运动的历史考察[D]. 任剑星.山西大学 2010
[8]村庄的整合与发展[D]. 李勇.山西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82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082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