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介词“跟”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2 00:29
现代汉语主要用语序的变化和虚词来表示语法意义。虚词的数量与实词相比少了很多,但是虚词在汉语中起着“经络”的作用,其地位不容小觑。介词是虚词里的一个小类,起到引介、标记的作用,使用频率很高。笔者选取介词“跟”作为研究对象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跟”词性众多,其中以介词的使用频率最高。二是介词“跟”没有实际意义,不能单独使用,但用法较多、语义丰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学习的难点。三是介词“跟”的本体研究及语料比较充足,能够为对外汉语介词“跟”的教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保障。笔者以前人丰富的理论基础为依据,对比了与介词“跟”相近的介词,然后收集了大量的语料为研究素材,归类分析了介词“跟”的偏误类型,并找出其偏误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偏误问题找出了可行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教学建议。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分别梳理了介词“跟”的理论与教学上的研究现状,说明了介词“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意义,并介绍了研究方法和语料的来源情况。第二部分是现代汉语介词“跟”的句法语义分析,包括三个小节分别从介词“跟”的句法分析、语义分析、介词“跟”与相近介词的比较分析切入,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细致的整合梳...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一)介词“跟”的本体研究
(二)介词“跟”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语料库统计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四、语料来源
第一章 现代汉语介词“跟”的句法语义分析
第一节 介词“跟”的句法分析
一、与“跟”搭配的词语类型分析
二、“跟+NP+VP”的结构分析
三、介词结构“跟NP”与其他状语的语序分析
第二节 介词“跟”的语义分析
一、表示“协同”义
二、表示“共同”义
三、表示“关联”义
四、表示“比较”义
五、表示“对象”义
第三节 介词“跟”与相近介词的比较分析
一、介词“跟”与介词“和”比较
二、介词“跟”与介词“对”比较
第二章 现代汉语介词“跟”的偏误分析
第一节 偏误类型
一、残缺
二、赘余
三、混用
四、搭配不当
五、结构不当
第二节 偏误成因
一、介词概念不清
二、相近介词误用
三.母语负迁移
四、词义理解偏颇
五、词性混淆
六、教师讲解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现代汉语介词“跟”的教学建议
第一节 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依据介词“跟”特点进行教学
二、学生练习形式应该多样化
第二节 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一、游戏教学
二、情景教学
三、图片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本文编号:3200640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一)介词“跟”的本体研究
(二)介词“跟”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语料库统计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四、语料来源
第一章 现代汉语介词“跟”的句法语义分析
第一节 介词“跟”的句法分析
一、与“跟”搭配的词语类型分析
二、“跟+NP+VP”的结构分析
三、介词结构“跟NP”与其他状语的语序分析
第二节 介词“跟”的语义分析
一、表示“协同”义
二、表示“共同”义
三、表示“关联”义
四、表示“比较”义
五、表示“对象”义
第三节 介词“跟”与相近介词的比较分析
一、介词“跟”与介词“和”比较
二、介词“跟”与介词“对”比较
第二章 现代汉语介词“跟”的偏误分析
第一节 偏误类型
一、残缺
二、赘余
三、混用
四、搭配不当
五、结构不当
第二节 偏误成因
一、介词概念不清
二、相近介词误用
三.母语负迁移
四、词义理解偏颇
五、词性混淆
六、教师讲解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现代汉语介词“跟”的教学建议
第一节 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依据介词“跟”特点进行教学
二、学生练习形式应该多样化
第二节 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一、游戏教学
二、情景教学
三、图片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本文编号:3200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20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