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二胡作品中音乐创作向传统文化的回归

发布时间:2021-06-06 12:01
  在二胡它独特的生命历程中,作曲家们依托不同的时代背景为这件乐器创作了大量的、具有当时时代特色的作品。依据二胡与各个方面的演变,大致分为了初创之期、兴盛时期、新探索时期。在近年,二胡新作中出现了一批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宣扬中国优秀传统故事的作品,如《曾侯乙传奇》、《快雪时晴》第一乐章、《我的祖国》等等。恰逢习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曾提到有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观点,为二胡这件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乐器讲好中国故事创造了契机。综上,笔者将以当代二胡作品为基点,以“文化自信”、“中国传优秀统文化”为政治理论切入点,深入剖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二胡作品中的表达与体现,为二胡能够更好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献出绵薄之力。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当代二胡作品中音乐创作向传统文化的回归


谱例1:作曲家以梅花高洁的品格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将技巧性段落融入作品当中,使得作品既具有传统意向,又不失当下的风尚,被众多听众所喜爱

作品,军事家,二胡


当代二胡作品中音乐创作向传统文化的回归8第三章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二胡作品中的体现3.1《曾侯乙传奇》3.1.1作品介绍二胡独奏曲《曾侯乙传奇》,是近年来李博禅先生创作的杰出作品之一。作品所写的曾侯乙其生前非常重视乐器制造与音律研究,兴趣广泛,同时也是擅长车战的军事家。“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如图3.1),该钟共计64件,音域可跨五个八度,中心音域三个八度内十二律齐备,可“旋宫转调”。“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可见曾侯乙的艺术造诣之高。而《曾侯乙传奇》这部作品的问世也正是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军事家、艺术家——曾侯乙。图3.13.1.2作品简要分析乐曲的引子以长音a2开始,先声夺人,后由钢琴进行演奏,作曲家运用的大量的同音反复与临时变音,并通过45及44的节拍转换,仿佛在模仿编钟的回响之音。作曲家用简短的9个小节便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见谱例1-1)。

民歌,龙船,湖北省,旋律


第三章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二胡作品中的体现9图3.2谱例1-1:由于曾侯乙墓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所以作曲家在引子之后通过湖北省民歌《龙船调》引入(见谱例1-2),将耳熟能详的民歌旋律融入现代作品当中,来引起人们的共鸣,在乐句结束时加入泛音,为乐句的结束与之后的乐曲发展进行铺垫。图3.3谱例1-2:紧接着民歌《龙船调》的旋律高三度再次出现,将情感进一步叠加,并在乐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忧国忘家 捐躯济难——分析王丹红创作二胡与乐队《我的祖国》内涵[J]. 田宇.  黄河之声. 2019(18)
[2]伟大民族精神畅想[J]. 李舫.  求是. 2019 (14)
[3]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从外来文化输入看中国传统文化之复兴[J]. 战歆.  大学教育. 2019(04)
[4]“文化自信”意涵的四个向度[J]. 陈祝华,丁成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5]一件乐器和一个世纪──二胡艺术百年观[J]. 乔建中.  音乐研究. 2000(01)

硕士论文
[1]浅论二胡演奏艺术中的创造力[D]. 闫国威.中央音乐学院 2015



本文编号:3214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214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b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