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小女婿》的诞生与流传

发布时间:2021-06-16 05:05
  评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演变历史悠久,吸收了京剧、河北梆子等艺术形式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和风格,一路发展成为影响较大的地方戏剧种。评剧剧目也随着时代变迁不断丰富和发展。《小女婿》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部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评剧剧目,是全国解放后“新评剧”的代表。《小女婿》作为和《杨三姐告状》、《刘巧儿》齐名的评剧经典剧目,在评剧界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是推动新评剧改革的重要作品之一,特别是在韩少云老师的演绎下获得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大会”一等奖,至今都有非常高的传唱度,但对于《小女婿》的研究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评剧《小女婿》的诞生与流传为研究课题,利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深入了解了《小女婿》当时的创作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以及人文背景。以此为基础,对《小女婿》的诞生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小女婿》在升华剧本的精神内涵,突破性的采用导演制度,以新歌剧的形式创编音乐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同于传统评剧的创新,加之韩少云自创的“韩派”唱腔,使新评剧得到了突破性进展。是一部既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又能产生经济价值,并且符合艺术发展路径,有利于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的优秀作品。笔者认为当下社会需要更多像《小...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由来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个案研究法
        (三)访谈法
    五、研究特色
第二章 评剧《小女婿》的创作背景
    一、时代背景
        (一)新文化运动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
        (三)第一部婚姻法颁布
    二、社会背景
        (一)新中国社会转型
        (二)马克思主义“三观”
        (三)毛泽东文艺观
    三、文化背景
        (一)西方文化意识传入中国
        (二)传统戏剧进入转型期
        (三)戏曲改革
第三章 评剧《小女婿》的创作历程
    一、剧本创作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
        (二)追求真善美的创作理念
        (三)扎根人民的创作手法
    二、导演创新
        (一)导演创作体制的创新
        (二)导演手法的创新
        (三)表现形式的创新
    三、音乐创新
        (一)音乐创作体制的创新
        (二)戏曲器乐使用的创新
        (三)音乐设计创新
第四章 评剧《小女婿》的价值
    一、社会价值
        (一)审美价值
        (二)教育价值
        (三)传播价值
    二、经济价值
        (一)满足人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满足了新时代审美的需求
        (三)满足剧团运转成本的需求
    三、艺术价值
        (一)成为了奠定韩派艺术风格之作
        (二)成为了推动戏曲发扬的传承之作
        (三)成为了推动戏曲表现现实题材的探索之作
第五章 评剧《小女婿》的当下意义
    一、题材的意义
        (一)女性题材的现实意义
        (二)现实主义题材的当下意义
        (三)艺术作品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意义
    二、范本意义
        (一)代表戏曲艺术评价的标准
        (二)承载传统戏曲精华的样本
        (三)戏曲传承与发展的示范
    三、文化意义
        (一)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
        (三)发挥艺术作品服务社会的职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232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232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9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