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类微纪录片的叙事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1 10:23
  纪录片本身拥有强大的记录功能,它将真实的事物以纪实的技术手法展示给大众,最终目的是通过视听语言让大众体验、感知到纪录片所表现的深刻的形象来达到情感的共鸣。微纪录片的出现是这个时代背景下应用而生的产物,仍然属于纪录片并且富有纪录片所有的特性,微纪录片的界定和概述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展开介绍。研究微纪录片仍然是不能脱离纪录片这个母体,不然就会舍本逐末。“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非遗”的全称,这个话题近年来出现的频率甚高,在知网输入“非遗”这个关键词时,出现的信息有一万五千七百九十条,它被用来做研究的对象,着实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课题选择。它是人类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的遗留的精神财富,不仅仅保护和延续了人类的情感,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是代表中国文化精神的一张国际名片,是优秀的几千年中华文明和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保护中国“非遗”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就是捍卫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本文研究的脉络分为六步,首先,归纳致力于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现状,阐述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整理出适合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挖掘创新点。第二,非遗类微纪录片的界定,以及它的创作和叙事模式做一个概述。第... 

【文章来源】:西安工程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非遗类微纪录片的叙事艺术研究


研究流程图

二维码


者在创作过程中不遗余力,努力完善作品,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已经完成好的作品分别在上传在视频平台优酷网和百度网盘。通过点击上面的链接可以观看该影片,也可以用微信扫上面给出的二维码得到影片的所有资源。拍摄过程历经了辛酸苦辣都是值得的,汗水流的再多没有关系,只是希望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好的作品。拍摄地点在陕西渭南华州区高塘镇,竹编手工艺传承人邢都看老师对于我们给予了全程的帮助和配合,村名和周围人的帮助也不少。总而言之,这次的实践创作对于作者本人来说只是第一步,以后对于非遗的研究永不会止步。(图5-13)图5-13二维码打开微信扫一扫

作品,过程


来自作品截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特写镜头在商业人像摄影中的应用[J]. 毛鸿依.  才智. 2019(30)
[2]电视纪录片故事化的实践与探索[J]. 谢莉芳.  传媒论坛. 2019(16)
[3]长镜头的幻术:虚假的连续空间与非线性的时间[J]. 张净雨.  当代电影. 2019(03)
[4]新时代的产物——微纪录片概念探析[J]. 李晓曦.  戏剧之家. 2018(34)
[5]真实的幻觉——数字技术对长镜头美学的影响[J]. 王真.  现代电影技术. 2018(09)
[6]诠释性长镜头的表现手法研究[J]. 梅健.  电影评介. 2018(16)
[7]纪录片拍摄的原则与手法[J]. 赵天杰.  大众文艺. 2018(15)
[8]影像艺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纪录片《寻找手艺》为例[J]. 侯鑫.  传媒论坛. 2018(13)
[9]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的影像表达——纪录片《醉龙》创作手记[J]. 刘珂.  视听. 2017(08)
[10]少数民族“非遗”纪录片的创作手法[J]. 李劲松.  青年记者. 2017(05)

博士论文
[1]影像与真实[D]. 连颖.上海师范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基于移动媒体的微纪录片叙事策略研究[D]. 郭涵.山东师范大学 2019
[2]论“非遗纪录片”拍摄对人物的选择与形象塑造[D]. 潘健强.贵州民族大学 2018
[3]指尖上的“阿诗玛”—彝族(撒尼)刺绣的影像记录[D]. 赵冬晓.昆明理工大学 2017
[4]讲述文化故事: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策略[D]. 胡力文.四川师范大学 2017
[5]纪录片《一笔千针》的叙事学分析[D]. 姜雨辰.暨南大学 2017
[6]当代国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创作研究[D]. 何思颖.重庆大学 2017
[7]纪录片《味之传承》的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D]. 张卓然.辽宁师范大学 2017
[8]独立纪录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D]. 张志.安徽大学 2015
[9]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的特性探究[D]. 崔馨月.东北师范大学 2015
[10]从《城市微旅行》探析中国微纪录片创作发展趋势[D]. 徐龙稷.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35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335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b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