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达蒂·洛伊小说中的庶民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5 14:29
作为一名“作家兼活动家”,阿兰达蒂·洛伊不仅对印度的各种社会问题针砭时弊,表现出了一名政治家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其小说中,我们还能看到她对于印度社会庶民问题的反映和深刻的反思。本论文将从庶民角度出发,研究洛伊小说《微物之神》和《极乐之邦》中的庶民问题,具体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简析了印度较为普遍的庶民现象及洛伊小说中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简述了庶民学派及其发展,概述了洛伊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选题依据。第一章从种姓维度,性别维度,阶级维度三个方面列举出了洛伊小说中的四种庶民身份,即不可接触者、女性、海吉拉和贫民群体。第二章分析庶民生存困境的权利表征。纵观印度的历史,庶民主要经历了殖民帝国的“内部殖民”,本土精英的压迫和后殖民语境下新的“外部殖民”这三种权利表征。第三章聚焦于庶民的主体性问题。在精英书写的历史中,庶民面临着主体性缺失的问题。在小说中,洛伊通过构建庶民的主体性意识赋予庶民主体性。同时,也塑造了两个不同程度的觉醒者形象。第四章简析了洛伊庶民书写的艺术特征。小说是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艺术。洛伊通过即物写实、心理时间与碎片化、不均质性的庶民书写形式,呈现了两个破碎而完美的庶民故...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印度的庶民现象及阿兰达蒂·洛伊对于庶民的关注
(二)庶民学派及其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1.国内外研究现状
2.选题依据
一、庶民身份
(一)不可接触者群体
(二)女性群体
(三)海吉拉群体
(四)贫民群体
二、庶民生存困境的权利表征
(一)殖民帝国的“内部殖民”
1.印巴分治导致的穆斯林仇视
2.教育的亲英性
(二)本土精英的压迫
1.滥用公权
2.无区别镇压民众
(三)后殖民语境下新的“外部殖民”
1.激烈的就业压力
2.市场作用的加强
三、庶民的主体性问题
(一)主体性缺失现象
1.无法言说
2.言说无人听
3.主流话语的入侵
(二)主体性意识的建构
(三)觉醒的庶民形象
1.行动上的觉醒者——阿慕
2.思想上的觉醒者——安竺
四、庶民书写的艺术特征
(一)即物写实
(二)心理时间与碎片化
(三)不均质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极乐之地》中安朱玛的性别身份建构[J]. 张玮.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8(04)
[2]即物性书写与庶民的生死观——以深泽七郎『笛吹川』为中心[J]. 郭晓丽.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8(01)
[3]“微”物史观的翻译再现——《微物之神》的叙事文体及其翻译评析[J]. 杨红梅.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1)
[4]《微物之神》中的创伤叙事[J]. 余芬蕾.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01)
[5]划界与越界:《微物之神》中的空间叙事[J]. 李树欣. 外国文学评论. 2015(01)
[6]当代印度的“微物之神”——评罗伊的创作及其小说《微物之神》[J]. 黄怡婷. 外国文学动态. 2014(05)
[7]试论《我年轻时的朋友》中母女关系的隐喻性[J]. 李靓. 外国文学. 2014(05)
[8]斯皮瓦克庶民研究的“臣属者”视角[J]. 陈义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9]重拾自我的荆棘之旅——《微物之神》的伦理主体[J]. 余芬蕾.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05)
[10]《卑微的神灵》中的“想象的终结”论[J]. 黄芝. 国外文学. 2012(03)
硕士论文
[1]阿兰达蒂·洛伊小说的权力书写[D]. 胡杰.广西大学 2019
[2]《微物之神》中的跨国后殖民主义[D]. 张哲.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
[3]探寻印度繁荣之路[D]. 陈莹.广西师范大学 2015
[4]《微物之神》的庶民主体缺失现象研究[D]. 赵姝晗.广西大学 2014
[5]全球化视角下庶民学派的再审视[D]. 田颖慧.河北师范大学 2014
[6]《微物之神》中的创伤与创伤叙事[D]. 张利平.河南大学 2014
[7]庶民视角下的《白老虎》研究[D]. 黄小慧.江西师范大学 2013
[8]阿兰达蒂·洛伊《微物之神》的创伤叙事研究[D]. 吴立蕊.江西师范大学 2013
[9]宗教批判:《微物之神》中的女性研究[D]. 黄晶.河北师范大学 2013
[10]斯皮瓦克庶民研究的探讨[D]. 乐佳.苏州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62293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印度的庶民现象及阿兰达蒂·洛伊对于庶民的关注
(二)庶民学派及其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1.国内外研究现状
2.选题依据
一、庶民身份
(一)不可接触者群体
(二)女性群体
(三)海吉拉群体
(四)贫民群体
二、庶民生存困境的权利表征
(一)殖民帝国的“内部殖民”
1.印巴分治导致的穆斯林仇视
2.教育的亲英性
(二)本土精英的压迫
1.滥用公权
2.无区别镇压民众
(三)后殖民语境下新的“外部殖民”
1.激烈的就业压力
2.市场作用的加强
三、庶民的主体性问题
(一)主体性缺失现象
1.无法言说
2.言说无人听
3.主流话语的入侵
(二)主体性意识的建构
(三)觉醒的庶民形象
1.行动上的觉醒者——阿慕
2.思想上的觉醒者——安竺
四、庶民书写的艺术特征
(一)即物写实
(二)心理时间与碎片化
(三)不均质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极乐之地》中安朱玛的性别身份建构[J]. 张玮.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8(04)
[2]即物性书写与庶民的生死观——以深泽七郎『笛吹川』为中心[J]. 郭晓丽.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8(01)
[3]“微”物史观的翻译再现——《微物之神》的叙事文体及其翻译评析[J]. 杨红梅.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1)
[4]《微物之神》中的创伤叙事[J]. 余芬蕾.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01)
[5]划界与越界:《微物之神》中的空间叙事[J]. 李树欣. 外国文学评论. 2015(01)
[6]当代印度的“微物之神”——评罗伊的创作及其小说《微物之神》[J]. 黄怡婷. 外国文学动态. 2014(05)
[7]试论《我年轻时的朋友》中母女关系的隐喻性[J]. 李靓. 外国文学. 2014(05)
[8]斯皮瓦克庶民研究的“臣属者”视角[J]. 陈义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9]重拾自我的荆棘之旅——《微物之神》的伦理主体[J]. 余芬蕾.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05)
[10]《卑微的神灵》中的“想象的终结”论[J]. 黄芝. 国外文学. 2012(03)
硕士论文
[1]阿兰达蒂·洛伊小说的权力书写[D]. 胡杰.广西大学 2019
[2]《微物之神》中的跨国后殖民主义[D]. 张哲.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
[3]探寻印度繁荣之路[D]. 陈莹.广西师范大学 2015
[4]《微物之神》的庶民主体缺失现象研究[D]. 赵姝晗.广西大学 2014
[5]全球化视角下庶民学派的再审视[D]. 田颖慧.河北师范大学 2014
[6]《微物之神》中的创伤与创伤叙事[D]. 张利平.河南大学 2014
[7]庶民视角下的《白老虎》研究[D]. 黄小慧.江西师范大学 2013
[8]阿兰达蒂·洛伊《微物之神》的创伤叙事研究[D]. 吴立蕊.江西师范大学 2013
[9]宗教批判:《微物之神》中的女性研究[D]. 黄晶.河北师范大学 2013
[10]斯皮瓦克庶民研究的探讨[D]. 乐佳.苏州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62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362293.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