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人物画发展的探究 ——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人物画作品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04 18:02
  全国美展在中国当代美术发展过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反映了不同阶段中国美术创作的高度以及发展过程中主流审美的变迁,对中国美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人物画作品的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对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的形式语言、审美取向、艺术风格的探索,绘画内容的题材、构图、笔墨等表现手法的梳理与分析,论述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具体表现,时代作品反映时代精神,绘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映射出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的包容性和多元性,从而证实时代对中国人物画发展的巨大影响和价值导向,并进行的深层次思考与探索。本文主要以全国美展中国人物画作品的具体分析梳理来论述当代中国人物画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绘画风格的演变。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当代中国人物画发展的历史演变、时代背景、地域特征及民族风情进行梳理论证,着重探讨中国人物画发展的演变过程和时代特征;第二部分通过对当代中国人物画题材的拓展、表现形式的探究、艺术风格的多元发展及审美取向的变迁进行研究,探讨艺术语言的转变在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的具体体现,从而为今后中国人物画创作提供理论支持与艺术指导。第三部分通过全国美展对当代中国人物...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当代中国人物画发展的探究 ——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人物画作品为例


《祖孙四代》刘文西119×96.6cm(于1962年创作)

素描图,美展,作品,素描


26幅,这种变化说明了中国工笔人物画逐渐成为展览主角,人物画以10幅的绝对优势成为了展览获奖的最大亮点。由此可以看出第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是工笔人物画的繁盛时期,入选的工笔人物画作品数量较多。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604件,进京作品88幅,其中人物画作品51幅,中国画的金奖和铜奖都是人物画,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全国美展中中国人物画作品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14,5.②邵大箴.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12.第133页.图2-1《参军》王式廓1949年(素描作品)60×110cm(第一届全国美展金奖)

美展,作品,灾区


术家一生的心血与追求,他所创作的作品一直留在人民的心中;王式廓与同时期的其他画家不同,他的创作始终与中国的革命融为一体,之后他又创作了大量关于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作为一个长期扎根于农村,取材于农民的画家,王式廓始终对农民有一种天然的血肉联系,他有着农民一样质朴的情感,这种情感也与他的审美取向和思想保持高度的一致;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在延安的革命岁月里,他始终敏锐而又充满热情地捕捉那些淳朴、自然、生动的人物形象,描绘出了当时最具时代特征的美术创作。1964年罗德安的《搬运图》(图2-2)是第四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这幅画的作者采用了平视的角度,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画面运用红飘带增加了画面热烈的气氛,反应了火热的劳动场面,突出了人民群众积极向上、精神豪迈的英雄气概,因与时代紧密结合,令欣赏者感到无比亲切,同时表现出时代性和地域特征,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意象。1979年周思聪的《人民和总理》(图2-3)是第五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这是在历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中第一次出现水墨人物画作品,它描绘了1966年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地震后,周恩来总理赶赴灾区视察,与灾区人民在一起,鼓励群众团结起来战胜困难,共同面对灾难的动人情景。周思聪为了创作好这幅作品,曾经亲赴灾区,收集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突出表现了人文关怀与人文情怀,展现①尚辉.历史主题的不同审美视点[J].中国美术馆,2006年9月.图2-2《搬运图》罗德安1964年68×136cm(第四届全国美展金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延绵中的振兴与突破——现实主义主题性创作的新作为[J]. 黄宗贤.  美术观察. 2020(02)
[2]从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看中国画走过的70年[J]. 陈履生.  美术. 2019(12)
[3]“布新”与“除旧”——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刍议[J]. 吕品田.  美术. 2019(12)
[4]水墨肌理不在写意绘画的范畴——有感于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写意画”[J]. 丁亚雷.  美术. 2019(12)
[5]当代视觉文化赋予中国画以新的变革姿态[J]. 尚辉.  美术大观. 2019(11)
[6]新中国主流美术谱系——以全国美展美术门类的变迁为中心[J]. 屈波.  美术. 2019(11)
[7]拓境前行 展呈时代——全国美展与新中国70年美术创作的路向建构[J]. 于洋.  美术. 2019(10)
[8]努力办成一个展示新时代中国美术最新成果的盛会——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美术创作座谈会在京召开[J]. 本刊讯.  美术. 2019(07)
[9]从“广东省展”到“全国美展”——民国时期中国画“新”“旧”之争考述[J]. 朱亮亮.  美术学报. 2019(02)
[10]从《参军》到《儿女情长》——论全国美展中国画的“写实性”探索[J]. 宁铂.  美术大观. 2018(07)

硕士论文
[1]全国美展工笔人物画诗意研究[D]. 田仁卫.西南大学 2019
[2]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中农民工题材的表现形式[D]. 李金轩.山东师范大学 2018
[3]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写意性探究[D]. 刘海旭.河北师范大学 2018
[4]探究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D]. 杨慧.苏州大学 2017
[5]全国美展对中国画艺术创作的影响[D]. 史明杰.山西师范大学 2017
[6]关于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工笔人物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D]. 石玥.河北大学 2017
[7]当代画家的年龄结构与题材形式探究[D]. 叶芳芳.中国美术学院 2017
[8]当下中国人物画构图变化探析[D]. 成姗姗.赣南师范大学 2016
[9]蒙古族题材人物画研究[D]. 张帅.西安美术学院 2016
[10]浅论构成在中国写意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D]. 周旋.河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83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383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1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