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中古末法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9 09:31
末法思想作为佛教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对它的研究一直有所欠缺。加强对末法思想的研究,是对佛教历史文化研究的有益补充。本文即是结合相关史料与前人研究成果,对佛教末法思想做一系统梳理和深入思考。结合佛教理论基础与佛教发展历史,阐述其内容主旨与形成缘由、传入中土的过程与获得的发展,以及其对中土文化和佛教发展的影响等。通过对末法思想流传与发展过程的阐述,展现其在早期和传入中土后的发展面貌,其理论发展演变的条件,其对佛教适应中土文明的催化、对佛教宗派发展的推动、对造像刻经等活动的影响,以及历代高僧的对其的阐述、解读与运用以及末法理论的发展过程等。本文对末法思想的发展历史进行综合整理和论述,阐释和解答末法思想发展的现象及其内在动力;论证末法思想发展的历史在佛教史与佛教思想研究中的作用,并发掘末法思想对于当今佛教的发展所具有的启迪性和现实意义。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创新
三、研究综述
第一章 末法思想的内容
第一节 末法思想与末法时代
第二节 末法时代简析
第三节 法灭与末法
小结
第二章 末法思想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佛经预言的直接影响
第二节 哲学根源的内在动力
第三节 现实法难的持续推动
小结
第三章 中土末法思想的历史
第一节 末法思想的传入
第二节 法难对末法思想的刺激
小结
第四章 末法思想对中土佛教的影响
第一节 佛教的调整与适应
第二节 对佛教宗派的影响
第三节 对造像刻经的影响
第四节 对当代佛教的影响与启发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龟兹石窟佛像的艺术风格及其特点[J]. 赵丽娅. 敦煌学辑刊. 2020(01)
[2]焉耆七个星毗卢遮那佛法界身图像研究[J]. 魏文斌,周晓萍. 敦煌学辑刊. 2020(01)
[3]敦煌石窟六字真言题识时代探析[J]. 沙武田,李晓凤. 敦煌学辑刊. 2019(04)
[4]唐代僧人请谥流程考[J]. 赵青山. 敦煌学辑刊. 2019(04)
[5]护教类伪经《清净法行经》再研究[J]. 赵青山. 敦煌学辑刊. 2019(03)
[6]敦煌莫高窟409窟、237窟男供养人像考[J]. 任怀晟. 敦煌学辑刊. 2019(03)
[7]尚大则美——简论我国古代大佛造像艺术[J]. 龙忠. 雕塑. 2019(03)
[8]敦煌早期金刚经变的形成与样式演变[J]. 张景峰. 敦煌学辑刊. 2019(02)
[9]成都万佛寺出土“天和二年”铭菩萨像及相关问题研究[J]. 董华锋. 敦煌学辑刊. 2019(02)
[10]佛教历史意识的兴起——以法显行记的几则记载为中心[J]. 陈志远. 文史哲. 2019(03)
博士论文
[1]昙鸾净土思想研究[D]. 郭征宇.武汉大学 2005
[2]三武一宗灭佛研究[D]. 张箭.四川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灵州龙兴寺白草院史和尚因缘记》研究[D]. 梅雪.兰州大学 2019
[2]晋唐时期净土信仰研究[D]. 王伟.西北大学 2016
[3]敦煌西夏石窟千佛图像研究[D]. 张世奇.西北师范大学 2015
[4]从“三武一宗”灭佛看儒释道三教的冲突与融合[D]. 吕烨.中央民族大学 2013
[5]信行三阶教研究[D]. 姜萍.安徽大学 2012
[6]敦煌遗书《佛说佛名经》(二十卷本)研究[D]. 张磊.上海师范大学 2008
[7]论中国佛教的末法思想[D]. 王小良.湖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01362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创新
三、研究综述
第一章 末法思想的内容
第一节 末法思想与末法时代
第二节 末法时代简析
第三节 法灭与末法
小结
第二章 末法思想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佛经预言的直接影响
第二节 哲学根源的内在动力
第三节 现实法难的持续推动
小结
第三章 中土末法思想的历史
第一节 末法思想的传入
第二节 法难对末法思想的刺激
小结
第四章 末法思想对中土佛教的影响
第一节 佛教的调整与适应
第二节 对佛教宗派的影响
第三节 对造像刻经的影响
第四节 对当代佛教的影响与启发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龟兹石窟佛像的艺术风格及其特点[J]. 赵丽娅. 敦煌学辑刊. 2020(01)
[2]焉耆七个星毗卢遮那佛法界身图像研究[J]. 魏文斌,周晓萍. 敦煌学辑刊. 2020(01)
[3]敦煌石窟六字真言题识时代探析[J]. 沙武田,李晓凤. 敦煌学辑刊. 2019(04)
[4]唐代僧人请谥流程考[J]. 赵青山. 敦煌学辑刊. 2019(04)
[5]护教类伪经《清净法行经》再研究[J]. 赵青山. 敦煌学辑刊. 2019(03)
[6]敦煌莫高窟409窟、237窟男供养人像考[J]. 任怀晟. 敦煌学辑刊. 2019(03)
[7]尚大则美——简论我国古代大佛造像艺术[J]. 龙忠. 雕塑. 2019(03)
[8]敦煌早期金刚经变的形成与样式演变[J]. 张景峰. 敦煌学辑刊. 2019(02)
[9]成都万佛寺出土“天和二年”铭菩萨像及相关问题研究[J]. 董华锋. 敦煌学辑刊. 2019(02)
[10]佛教历史意识的兴起——以法显行记的几则记载为中心[J]. 陈志远. 文史哲. 2019(03)
博士论文
[1]昙鸾净土思想研究[D]. 郭征宇.武汉大学 2005
[2]三武一宗灭佛研究[D]. 张箭.四川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灵州龙兴寺白草院史和尚因缘记》研究[D]. 梅雪.兰州大学 2019
[2]晋唐时期净土信仰研究[D]. 王伟.西北大学 2016
[3]敦煌西夏石窟千佛图像研究[D]. 张世奇.西北师范大学 2015
[4]从“三武一宗”灭佛看儒释道三教的冲突与融合[D]. 吕烨.中央民族大学 2013
[5]信行三阶教研究[D]. 姜萍.安徽大学 2012
[6]敦煌遗书《佛说佛名经》(二十卷本)研究[D]. 张磊.上海师范大学 2008
[7]论中国佛教的末法思想[D]. 王小良.湖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01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401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