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演变历程

发布时间:2021-10-17 19:15
  本文通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大众媒介的代表作品和内容现象,分析了近四十二年来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演变历程。大众媒介也称大众传媒,指向大量受众广播之传播媒体。以往,报纸、广播、电视、杂志是四大传统大众媒介,如今,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媒体已经成为大众媒介中不可或缺甚至最为重要的一元,人们阅读、观看大众媒介,通过内容获取信息和得到娱乐消遣。大众媒介内容是当代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展现媒介内容的写作技法包含了文章体裁选择、主题确定、题材挑选、叙事角度、表达方式、文字风格、篇幅长短、修辞手法等等。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生产实践活动,写作以技法为手段,通过文章和作品形成交流、传达、沟通,影响社会生活。不同的写作技法受写作主体(作者)的文化认知和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技术发展水准影响,呈现出复杂缤纷的面目,带给读者不同的阅读体验,反映出不同的社会发展情况。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众媒介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的写作技法,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状况,成为历史的记录,许多新闻报道已经成为宝贵的史料。当代中国大众媒介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后,此前受“左”的思潮影响,传媒几近毁灭,报纸、...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关键词的界定及研究方法
    (一)改革开放
    (二)大众媒介
    (三)写作技法
    (四)演变历程
    (五)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
        2.研究方法
二、1978-1992年:大众媒介复苏阶段
    (一)权威严肃的“新华体”和社论仍是绝对主流的大众媒介写作技法
        1.通行多年的“新华体”
        2.担当社会转型风向标的社论
    (二)新体裁、新题材、新形式发轫
        1.经济类新闻题材遍地开花
        2.深度报道体裁萌芽
        3.电视专题片与直播的叙事方式兴起
三、1992-2002年:大众媒介发展阶段
    (一)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娱乐化
        1.纸媒娱乐与体育题材兴盛
        2.电视娱乐节目的兴起
        3.大众媒介叙事方式的通俗化
    (二)大众媒介的写作技法走向成熟:特稿与《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
        1.《中国青年报》冰点专刊和《华西都市报》的特稿
        2.《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电视新闻杂志”与“舆论监督”
四、2002-2010年:大众媒介蓬勃阶段
    (一)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成熟与多元
        1.《北京:非典阻击战》的公众传播使命
        2.特稿《举重冠军之死》的文学写作技巧
    (二)激烈竞争带来写作技法的媚俗与失范
        1.《走近科学》:在“故事性”和“故弄玄虚”之间
        2.“纸包子”事件:谣言的泛滥与反省
    (三)网络社区和自媒体的崛起孕育了新的写作技法
        1.网络社区的写作:在虚拟世界狂欢
        2.博客时代:人人拥有自己的写作平台
        3.网络写作技法反哺传统大众媒介
    (四)汶川大地震中的中国大众媒介写作
五、2010年至今:大众媒介转型阶段
    (一)技术进步推动写作潮流:从碎片化、精准推送到视频表达
        1.从微博开始的碎片化阅读与写作
        2.甬温线动车事故与微博写作
        3.垂直细分、信息推送的写作方式
    (二)“转型”中的传统媒体写作技法改变
        1.宣传主管部门从“三贴近”到“强四力”的要求
        2.传统媒体更紧密地追随新媒体的写作技法
    (三)与年轻受众的广泛共情: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中的大众媒介写作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提升新闻舆论“四力” 构建主题宣传新格局——以《人民日报》2019年两会宣传报道为例[J]. 李红.  新闻世界. 2020(01)
[2]社会临场感对Vlog时政新闻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信任关系的中介效应研究[J]. 杨诗.  新媒体研究. 2019(16)
[3]边界、要素与结构:论5G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的系统重构[J]. 喻国明,曲慧.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9(08)
[4]5G:一项深刻改变传播与社会的革命性技术[J]. 喻国明.  新闻战线. 2019(15)
[5]自媒体视阈下的受众意识研究[J]. 王晔.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6]媒体融合视阈下深度报道的挑战与机遇[J]. 李青森.  科技传播. 2019(12)
[7]门户网站首页对比分析——以腾讯、新浪、网易、搜狐为例[J]. 刘维.  新媒体研究. 2019(09)
[8]自媒体发展演变概述[J]. 徐东云.  商业经济. 2019(04)
[9]中国互联网25年[J]. 方兴东,陈帅.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04)
[10]后喻文化与双重滞后:中国互联网的十年扩散历程(2005~2015)——基于4组CGSS数据的APC模型分析[J]. 崔凯.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02)

硕士论文
[1]媒介话语生产机制的突破与重建[D]. 时红燕.华中科技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42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442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a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