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文学评奖中的读者参与
发布时间:2021-10-19 14:13
文学评奖作为奖励作家创作、引领文坛风向、规范文学体制的重要手段,在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1978年,根据当时的文学情况,《人民文学》应要求举办了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全国上下热情参与,成为新时期各类全国性文学评奖的开端,也是在这次评选中首次出现了读者参与的身影。此后的很多评奖,如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当代》“文学拉力赛”、“花城文学奖”、“京东文学奖”等,都不乏读者的参与,而《小说月报》“百花奖”更是将评选的权力交到读者手中,完全依赖读者投票评出。但多年来,学界对于文学评奖中的读者参与现象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从读者参与的角度回顾新时期以来的文学评奖活动,观照读者参与文学评奖现象的产生和流变,分析时代发展中读者参与对评奖原则、作家创作和专家审美的渗透,考察有读者参与的文学评奖与官方评奖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价值,界定读者参与在中国当代文学场中发挥的作用,以期为新时期以来的文学评奖机制、读者参与研究提供新的成果。绪论部分,通过回顾读者话语被重视和读者参与到文学评奖中的原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整理了当前学界关于读者参与研究的几种...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概念的界定:群众与读者
第一章 读者参与文学评奖的缘起
第一节 文学环境的“回暖”
第二节 何种“群众”在发挥何种作用?
第三节 “群众+专家+领导”的“三结合”
第二章 读者趣味与专家审美的差异与调和
第一节 官方文学奖: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标准动作”
第二节 期刊文学奖:坚守中逐步向读者靠拢
第三节 网络票选:出版机构与大众传媒的助推
第三章 读者趣味的影响效应
第一节 读者与专家的博弈
一、读者意见的“压力传导”
二、读者选择的“可诱导性”
第二节 读者参与对作家的影响
一、获奖对于作家的激励
二、重视与焦虑
第四章 读者参与下的中国当代文学场
第一节 读者参与文学评奖的象征资本转化
第二节 读者参与文学评奖与文学经典化
第三节 对待读者的矛盾与尴尬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单位[J]. 刘震云,刘昌海. 中华传奇. 2018(23)
[2]社会性文学奖与当代文学的隐性运作机制——以《小说月报》“百花奖”为个案的考察[J]. 左玉玮. 现代中文学刊. 2018(03)
[3]1980年代文学评奖热探析兼对1980年代文学评奖格局的思考[J]. 马炜. 当代作家评论. 2018(03)
[4]体制的“磁场”——文学评奖与20世纪80年代文学制度的重建[J]. 赵普光. 文学评论. 2017(06)
[5]第六届“花城文学奖”专题特辑[J]. 花城. 2017(06)
[6]被建构的“权威”——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中的“读者来信”考察[J]. 马炜. 当代作家评论. 2017(02)
[7]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热播的传播社会学分析[J]. 张森,王魏. 中国电视. 2015(07)
[8]“读者来信”与新时期文学秩序——“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读者来信”之辩难[J]. 刘巍. 文艺争鸣. 2015(03)
[9]1978-1986:当代小说评奖的涉渡之舟[J]. 刘巍. 小说评论. 2014(03)
[10]“伤痕小说”的经典化与新时期文学叙述的起点——以《人民文学》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为例[J]. 黄璐,毕文君. 宜宾学院学报. 2014(03)
博士论文
[1]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D]. 罗执廷.暨南大学 2008
[2]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D]. 赵平.复旦大学 2007
[3]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制度研究[D]. 范国英.四川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评奖机制研究[D]. 滕懿慧.沈阳师范大学 2015
[2]文学奖励与当代文学[D]. 左玉玮.河南大学 2015
[3]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场考察[D]. 黄平丽.山东大学 2012
[4]转折时期的文学评奖与“经典”建构[D]. 陈庆容.华东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45023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概念的界定:群众与读者
第一章 读者参与文学评奖的缘起
第一节 文学环境的“回暖”
第二节 何种“群众”在发挥何种作用?
第三节 “群众+专家+领导”的“三结合”
第二章 读者趣味与专家审美的差异与调和
第一节 官方文学奖: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标准动作”
第二节 期刊文学奖:坚守中逐步向读者靠拢
第三节 网络票选:出版机构与大众传媒的助推
第三章 读者趣味的影响效应
第一节 读者与专家的博弈
一、读者意见的“压力传导”
二、读者选择的“可诱导性”
第二节 读者参与对作家的影响
一、获奖对于作家的激励
二、重视与焦虑
第四章 读者参与下的中国当代文学场
第一节 读者参与文学评奖的象征资本转化
第二节 读者参与文学评奖与文学经典化
第三节 对待读者的矛盾与尴尬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单位[J]. 刘震云,刘昌海. 中华传奇. 2018(23)
[2]社会性文学奖与当代文学的隐性运作机制——以《小说月报》“百花奖”为个案的考察[J]. 左玉玮. 现代中文学刊. 2018(03)
[3]1980年代文学评奖热探析兼对1980年代文学评奖格局的思考[J]. 马炜. 当代作家评论. 2018(03)
[4]体制的“磁场”——文学评奖与20世纪80年代文学制度的重建[J]. 赵普光. 文学评论. 2017(06)
[5]第六届“花城文学奖”专题特辑[J]. 花城. 2017(06)
[6]被建构的“权威”——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中的“读者来信”考察[J]. 马炜. 当代作家评论. 2017(02)
[7]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热播的传播社会学分析[J]. 张森,王魏. 中国电视. 2015(07)
[8]“读者来信”与新时期文学秩序——“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读者来信”之辩难[J]. 刘巍. 文艺争鸣. 2015(03)
[9]1978-1986:当代小说评奖的涉渡之舟[J]. 刘巍. 小说评论. 2014(03)
[10]“伤痕小说”的经典化与新时期文学叙述的起点——以《人民文学》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为例[J]. 黄璐,毕文君. 宜宾学院学报. 2014(03)
博士论文
[1]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D]. 罗执廷.暨南大学 2008
[2]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D]. 赵平.复旦大学 2007
[3]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制度研究[D]. 范国英.四川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评奖机制研究[D]. 滕懿慧.沈阳师范大学 2015
[2]文学奖励与当代文学[D]. 左玉玮.河南大学 2015
[3]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场考察[D]. 黄平丽.山东大学 2012
[4]转折时期的文学评奖与“经典”建构[D]. 陈庆容.华东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45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445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