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的估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1887—1936)

发布时间:2021-11-24 04:35
  中国近代宏微观经济数据的缺失,使经济学者无法用现代经济学手段定量分析经济问题,导致中国近代经济问题的研究失去了精准性和可重复性。近代中国货币供应量以及与货币有关的数据,是分析货币在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传导作用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回顾了货币理论和梳理了相关货币供应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根据货币乘数公式,通过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补充了1887—1909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使近代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样本长度达到50年,并且根据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估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确保所估算的数据有较高的可信度。分析相关要素对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作用机制,并通过建立模型,实证研究了相关要素对1887—1935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1)估算得到1887—1909年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在罗斯基教授和刘巍教授估算的货币供应量有关数据的基础上,根据货币乘数公式,利用1887—1909年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数据,得到1887—1909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数据,并利用现代计量方法,对估算得到的数据进行了验证,保证了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从估算结果上来看,近代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在19... 

【文章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近代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的估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1887—1936)


技术路线图

附录,数据来源,货币化比率,货币


14货币供应量与白银存量的比值,分别得到1910—1936年的货币乘数K1和K2,K1与K2的变化趋势如图3-1所示。图3-11910—1936年的K1和K2数据来源:本文附录C。根据图3-1观察得到,从整体上来看,虽然货币乘数在1934年之后开始了迅速的上升,但是之前年份的货币乘数变化均不大。从1910年到1933年,K1与K2整体上变化不大,分别稳定在2.1和2.3左右;从1934年到1936年,K1与K2的值迅速增长。结合近代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得到1910—1936年货币乘数的变动趋势主要由于以下三个前提:首先,在1910—1936年的这段时间里,在1910年,中国的实际国民收入为167.83亿元;在1936年,中国的实际国民收入为309.4亿元,这期间中国的实际国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超过八成,但是货币化比率只增长了0.1。①货币化比率的定义为:经济中购买全部商品和劳务时,用货币支付的比率,②即一个单位的GDP需要多少单位货币支持。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化比率越高时,社会经济中的市场交换也就需要更多的货币,同时也会促进一国经济中的分工协作和市场交换。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过程,通常也是货币化比率由低向高增长的过程。而1936年与1910年的货币化比率差异不大,说明1936年的①刘微陈昭:《近代中国50年GDP的估算与经济增长研究(1887—193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9—180页。②易纲、贝多广:《货币浅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6页。

货币供应量,广义,数据来源,附录


21从回归结果来看,模型拟合的效果很好,ar(2)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小于1,说明回归结果平稳,并且数据的变动方向完全符合上述逻辑分析,其中,滞后一期的收入与当期的定期存款是正相关关系;当期的价格水平,与当期定期存款是负相关关系。因此,根据货币层次的划分对1887—1909年定期存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上文所估算的广义货币供应量是可靠的。3.3估算结果分析上文利用货币乘数公式估算得到1887—1909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数据,并根据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估算结果进行检验,保证了估算数据的准确性。图3-2反应了M2从1887年到1936年的变动趋势。图3-21887—1936年广义货币供应量数据来源:本文表3-1和附录A。如图3-2所示,近代中国的M2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可以将其变化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87年到1916年,M2的波动很小,其变化趋势趋于一条水平的直线,在近代中国国民经济的组成比例中,农业一直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到了1914—1918年这段时间时,农业的比重依然占GDP总量的61.8%,而近代化制造业的比重不到农业比重的三分之一,①从所占比例来看,在国民经济的发①珀金斯:《中国20世纪经济的增长与结构变化》,转引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第47页,表3。珀金斯的统计显示,加上公用事业,制造业的比重略超20%,而我们在文中所说的近代化制造业产值不足GDP的20%,是因为珀金斯教授的数据中包括了传统制造业的产值。


本文编号:3515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515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7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