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都市传说”的叙事建构与传播机制 ——以“上海吸血鬼”传说为个案
发布时间:2021-11-26 11:39
“上海吸血鬼”传说是源于上世纪90年代,持续流传在上海坊间的都市传说。本研究主要借鉴叙事社会学这一理论方法,聚焦于“上海吸血鬼”的叙事建构、叙事演变,以及这一传说的传播机制与社会建构机制。通过对这一都市传说的叙事建构与演变的分析,都市传说在谣言、传言与传说之间的演进线索得以呈现,同时也展示了遮掩在都市传说之下的社会心理建构机制。上世纪90年代,上海刚刚进入到开发特区的建设,各种新鲜事物的尝试,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以及外来人口的持续进入、突发事件的频发……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结合民间知识中的“鬼怪”记忆,在某种意义上促生了都市传说背后的各种“侵阈想象”。作为一种“都市传说”,“上海吸血鬼”叙事在不同年代的社会生活语境下经历了不同的内容与不同的表现形式。起初,伴随着一些具体的社会事件,基于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心理机制,“上海吸血鬼”在民众中间引发了一种真实的恐惧记忆和具体应对行为。十几年后,这一传闻并没有消失,但时过境迁,“谣言”、“传言”已经变成了“传说”,它已从坊间流言而逐渐发展为一则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传说文本,甚至被改编为一种供人欣赏的漫画小说题材。从叙事社会学方法而言,都市传说也是都市生...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研究思路图??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2:?“上海吸血鬼”传闻活动范围示意图…??根据示意图可以看出,“上海吸血鬼”在人们的讲述中常出没于杨浦区和虹??口区的交接地区以及浦东区的南汇、六灶,都位于上海的东半部分区域;除了吸??血老太婆的“活动范围>?跨越了黄浦江以外,科学家与精神病人、海上僵尸分别??占据了黄浦江的两边。??这些具体地点的反复出现一定程度上増强了“上海吸血鬼”的真实性它给??上海市民所带来的恐惧感》试想;如果你听说“有一个在逃的杀人狂魔就活动在??离这里只相隔两条路的地方”,一定会觉得比“在某个地方似乎有一个杀人狂魔??在疯狂作案”这样的说法感到更加恐惧,即使这个杀人犯的形象似乎比较荒谬,??但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正是许多国人抱有的谨慎心态。网上流传的异??文通过扩大“上海吸血鬼”活动的范M,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同时通过指出明确??的地点,增强了该异文所呈现出的真实感《??58笔者注.:'腐圈由笔者根据田野资料,经鑛:合整耀而绘制■>??25??
?华东沛雜大學艇士學ft:论文???第三节传播媒介转变对都市传说的演绎??学者王态文在提出“反传说”概念时总结道,都市传说的讲述者强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发生令人震惊、且不能为理性所解释的事件,满足了人们对真??相、轶事和潜在威胁的好奇心,或者寻求刺激感的病态欲望。虽然主杰文先生的??“反传说”强调的是故事的“诙谐性”,但讲述都市传说的主要目的从传达新闻??信息转变为引发娱乐效果,并民俗信仰被“游戏化的叙事技巧化解了,对于1黄??死’的永恒的焦虑被暂时搁置在一边”?的重要转向,也是在时代演进下都市传??说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一、多元媒介对“吸血鬼”形象的具象化??如今上海的80、90后仍难忘小时听的粤语歌、看的TVB以及香港电影。而??国内最早一部和“吸血鬼”有关的电影就是香港拍摄的《吸血妇》(1962年),??在80年代,吸血鬼与僵尸的题材又被香港电影制作人大釐挖掘,并拍摄出许多??脍炙人d的电影,伴随着电视在经济较发达、感受西方文化更多的上海的普及,??这些电影也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上海人接触到。??mmm??图3:电影《吸血妇》海报(来源;百度百科)???.逼杰文,乘亭ffi行的幽a--興于“现代都市费说,,与"反传.说^JI.E俗研:究,2〇〇5(〇4):146_159.??6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讲故事"与传统中国社会的群体恐惧[J]. 王东杰. 读书. 2019(02)
[2]故事与讲故事:叙事社会学何以可能——兼谈如何讲述中国故事[J]. 刘子曦. 社会学研究. 2018(02)
[3]“小孩弹弓杀老人”:一则当代传说中的道德困境与集体焦虑[J]. 海力波. 民族艺术. 2017(04)
[4]校园“惊魂”:校园恐怖传说探析——以山东大学校园传说为例[J]. 马星宇. 民俗研究. 2016(06)
[5]网络谣言的语法[J]. 施爱东. 民族艺术. 2016(05)
[6]割肾谣言的理论视角探析[J]. 姜阳. 新闻研究导刊. 2016(16)
[7]都市传说类型索引[J]. J.H.布鲁范德,张建军,李扬. 民间文化论坛. 2016(03)
[8]都市传说[J]. 张建军,李扬. 民间文化论坛. 2016(03)
[9]都市传说分类方法述论[J]. 李扬,张建军. 文化遗产. 2016(03)
[10]网络时代的“谣言体”——以微信朋友圈为例[J]. 魏泉. 民俗研究. 2016(03)
硕士论文
[1]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食品安全网络谣言传播机理研究[D]. 郭哲一.重庆工商大学 2019
[2]“割肾传说”:网络叙事、媒介隐喻与风险治理[D]. 万语.华中科技大学 2017
[3]谣言、集体记忆与守阈文化[D]. 王淼.重庆大学 2016
[4]鬼话连篇—网络鬼故事研究[D]. 杨斯康.广西师范大学 2016
[5]传说与传说实践[D]. 李娟.华中师范大学 2016
[6]中国当代恐怖传说之类型分析与研究[D]. 陈冠豪.北京大学 2011
[7]网络鬼故事研究[D]. 赵莉.青海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20068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研究思路图??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2:?“上海吸血鬼”传闻活动范围示意图…??根据示意图可以看出,“上海吸血鬼”在人们的讲述中常出没于杨浦区和虹??口区的交接地区以及浦东区的南汇、六灶,都位于上海的东半部分区域;除了吸??血老太婆的“活动范围>?跨越了黄浦江以外,科学家与精神病人、海上僵尸分别??占据了黄浦江的两边。??这些具体地点的反复出现一定程度上増强了“上海吸血鬼”的真实性它给??上海市民所带来的恐惧感》试想;如果你听说“有一个在逃的杀人狂魔就活动在??离这里只相隔两条路的地方”,一定会觉得比“在某个地方似乎有一个杀人狂魔??在疯狂作案”这样的说法感到更加恐惧,即使这个杀人犯的形象似乎比较荒谬,??但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正是许多国人抱有的谨慎心态。网上流传的异??文通过扩大“上海吸血鬼”活动的范M,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同时通过指出明确??的地点,增强了该异文所呈现出的真实感《??58笔者注.:'腐圈由笔者根据田野资料,经鑛:合整耀而绘制■>??25??
?华东沛雜大學艇士學ft:论文???第三节传播媒介转变对都市传说的演绎??学者王态文在提出“反传说”概念时总结道,都市传说的讲述者强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发生令人震惊、且不能为理性所解释的事件,满足了人们对真??相、轶事和潜在威胁的好奇心,或者寻求刺激感的病态欲望。虽然主杰文先生的??“反传说”强调的是故事的“诙谐性”,但讲述都市传说的主要目的从传达新闻??信息转变为引发娱乐效果,并民俗信仰被“游戏化的叙事技巧化解了,对于1黄??死’的永恒的焦虑被暂时搁置在一边”?的重要转向,也是在时代演进下都市传??说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一、多元媒介对“吸血鬼”形象的具象化??如今上海的80、90后仍难忘小时听的粤语歌、看的TVB以及香港电影。而??国内最早一部和“吸血鬼”有关的电影就是香港拍摄的《吸血妇》(1962年),??在80年代,吸血鬼与僵尸的题材又被香港电影制作人大釐挖掘,并拍摄出许多??脍炙人d的电影,伴随着电视在经济较发达、感受西方文化更多的上海的普及,??这些电影也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上海人接触到。??mmm??图3:电影《吸血妇》海报(来源;百度百科)???.逼杰文,乘亭ffi行的幽a--興于“现代都市费说,,与"反传.说^JI.E俗研:究,2〇〇5(〇4):146_159.??6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讲故事"与传统中国社会的群体恐惧[J]. 王东杰. 读书. 2019(02)
[2]故事与讲故事:叙事社会学何以可能——兼谈如何讲述中国故事[J]. 刘子曦. 社会学研究. 2018(02)
[3]“小孩弹弓杀老人”:一则当代传说中的道德困境与集体焦虑[J]. 海力波. 民族艺术. 2017(04)
[4]校园“惊魂”:校园恐怖传说探析——以山东大学校园传说为例[J]. 马星宇. 民俗研究. 2016(06)
[5]网络谣言的语法[J]. 施爱东. 民族艺术. 2016(05)
[6]割肾谣言的理论视角探析[J]. 姜阳. 新闻研究导刊. 2016(16)
[7]都市传说类型索引[J]. J.H.布鲁范德,张建军,李扬. 民间文化论坛. 2016(03)
[8]都市传说[J]. 张建军,李扬. 民间文化论坛. 2016(03)
[9]都市传说分类方法述论[J]. 李扬,张建军. 文化遗产. 2016(03)
[10]网络时代的“谣言体”——以微信朋友圈为例[J]. 魏泉. 民俗研究. 2016(03)
硕士论文
[1]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食品安全网络谣言传播机理研究[D]. 郭哲一.重庆工商大学 2019
[2]“割肾传说”:网络叙事、媒介隐喻与风险治理[D]. 万语.华中科技大学 2017
[3]谣言、集体记忆与守阈文化[D]. 王淼.重庆大学 2016
[4]鬼话连篇—网络鬼故事研究[D]. 杨斯康.广西师范大学 2016
[5]传说与传说实践[D]. 李娟.华中师范大学 2016
[6]中国当代恐怖传说之类型分析与研究[D]. 陈冠豪.北京大学 2011
[7]网络鬼故事研究[D]. 赵莉.青海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20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520068.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