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民谣的生态审美意识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1 22:12
  民谣朴实优美、易于传播,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历史发展,特别在现代社会,源于乡土的民谣已经越来越罕见。而作为流行音乐的分支,民谣音乐却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与喜爱。民谣经历了从先秦至今的发展、从《诗经》的“风”——《桃夭》到赵雷《成都》的转变,其古今意义已大有不同。民谣带有文学属性和音乐属性,在近现代发展中,两种属性逐渐分离。城市民谣属于流行音乐门类的民谣,但又和流行音乐在歌曲形式、音乐制作和表演场地等有所不同,是一种由生活或曾经生活在城市的个人或乐队表达情感、有城市青年群体等特定听众,在城市内生产并流通,能够产生公共文化影响,以简单的乐器创作、吉他伴奏为主的一种民谣音乐类型。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民谣,在市场经济深入、城市化全面推进、商品经济大潮渗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背景下,民谣歌手用细腻的心思和独特的方式记录了时代的变化,用诗化的语言深情弹唱着个人遭遇、社会生活,表达出在当今生活的压力下民众渴望“远方”和“诗意”生活的情感诉求,表面上是生活化、诗意性的表达,实则蕴含着一定的生态审美意识。中国城市民谣蕴含的生态审美意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自然生态审美意识与大地伦理...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理论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民谣的相关研究
        (二)生态审美意识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目的及思路
第一章 中国城市民谣的概念、渊源及生态审美倾向
    第一节 中国城市民谣的概念
        一、“民谣”之古今异义
        二、城市民谣的界定
    第二节 中国城市民谣的产生渊源
        一、先秦至民国
        二、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三、20世纪80代年至90年代
        四、21世纪00年代至今
    第三节 城市民谣的生态审美倾向
        一、生态审美意识的内涵和外延
        二、城市民谣与诗意的栖居
第二章 中国城市民谣的自然生态审美与大地伦理
    第一节 中国城市民谣的自然生态审美意识
        一、对自然景观的审美
        二、对植物动物的审美
    第二节 大地伦理观
        一、城市民谣创作中体现的大地伦理意识
        二、城市民谣作品中体现的大地伦理意识
第三章 中国城市民谣的社会生态审美意识
    第一节 城市民谣参与生态城市审美空间的建构
        一、酒吧、LIVEHOUSE与街头等空间参与生态城市建构的方式
        二、歌词中城市街景的融入
    第二节 城市民谣作为艺术消费的经济性
        一、艺术消费的经济性
        二、城市民谣的经济性
第四章 中国城市民谣蕴含的家园意识与生态审美
    第一节 城市的游荡者与无家状态
        一、在城市中飘泊
        二、对城市的逃离
    第二节 中国城市民谣的归家主题
        一、对“印象家园”的怀念与回忆
        二、对“诗意家园”的向往与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城市民谣对城市形象建构的推动作用[J]. 郝军梁.  新闻世界. 2018(02)
[2]城市空间美学视角下的公共艺术研究[J]. 任远.  四川戏剧. 2017(12)
[3]中国大陆城市民谣歌词的地方特色呈现手法探究[J]. 李卓倧,王敏.  新闻研究导刊. 2017(03)
[4]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生态审美意识[J]. 罗仪奎.  美与时代(下). 2016(12)
[5]社会区隔视角下的城市民谣听众的形成[J]. 李洁.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4)
[6]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的民谣与民通演唱风格[J]. 王韡.  当代音乐. 2016(21)
[7]对比民谣吉他与尤克里里的异同[J]. 申小超.  艺术评鉴. 2016(10)
[8]白居易音乐教育思想中的生态美学观[J]. 王莹.  北方音乐. 2016(13)
[9]大陆新民谣——从“大众”到“民间”的意义[J]. 张慧喆.  文学与文化. 2014(04)
[10]论武汉原创乐队的发展地域特色的可能性[J]. 龙令千.  戏剧之家. 2014(11)

博士论文
[1]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 邵金峰.山东大学 2011
[2]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D]. 隋丽.辽宁大学 2008
[3]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D]. 王思琦.福建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现代城市民谣歌词隐喻认知研究[D]. 王笑晗.渤海大学 2019
[2]亚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新民谣音乐研究[D]. 汪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9
[3]中国现代民谣词曲特点研究[D]. 何相科.江南大学 2018
[4]音乐社交:大陆城市民谣的叙事、传播及情感建构[D]. 张璇璇.南京大学 2018
[5]民间文学视野下城市新民谣[D]. 罗治佳.青海师范大学 2018
[6]生态美学视野下的王维诗歌意象研究[D]. 刘兆爱.济南大学 2017
[7]中国当代民谣音乐的美学研究[D]. 金梅.山东大学 2017
[8]新世纪以来新民谣歌词的形式与意蕴刍论[D]. 万月.华中科技大学 2017
[9]校园音乐对后校园流行音乐的影响[D]. 李涵.天津音乐学院 2014
[10]大陆校园民谣与台湾校园民歌比较研究[D]. 郭星星.北京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452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5452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5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