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志电影中的仪式呈现:影像叙事与文字表述的互动
发布时间:2021-12-30 10:39
民族志电影作为影视人类学的一个主要表达载体,其中的视听语言和文字元素向来是达成其意义输出的扼要组织。在笔者观看了大量民族志电影后发现,文字与影像是两个不同的表述系统,各有特性亦互为毗益。它们之间不仅只有相互补充等简易联系,实则包含着更深层次的互动,而这一互动行为与影像的叙事、文字的布局、观众的接受度等都有着很大的关联。对于电影本体的忽略极可能导致影视人类学自身的学科属性逐渐模糊且难以脱颖,对于影像中文字个性的疏漏也会使得影像文本歧义杂生且聚讼不已。故本文试图对民族志电影中的影像和文字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并聚焦于再现仪式的民族志电影。具体来说,是讨论再现仪式的影像中,影像叙事的系统和文字表述的系统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此处所谓的仪式影像,是指那些以民族志电影的形式呈现,以出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宗教活动等仪式为内容的影像。相对于那些表现日常事务、生产生活、工艺流程的影像而言,仪式影像中的人员流动量更大、时空变换更频繁,它的表象背后,也就藏着更多观众无法仅凭人物行为、物质外观读取的信息。由此仪式影像的象征性、歧义性就更为突出,更需要借助文字的表述。但是在以声音和图像为叙事基本元素的电...
【文章来源】: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截图来自《非凡仪式》BBC,2018
截图来自《非凡仪式》BBC,2018
二、仪式影像中的影像叙事与文字表述38图3:截图来自《最后的山神》孙增田,1992图4:截图来自《丽哉勐僚》戴光禄、谭乐水等,2011在以往的影视人类学问题探讨语境之中,大多数都是针对民族志文本中的文字特点与民族志电影的影像特点来给予区分和界定,但不论是民族志文本中的文字,还是民族志影像中的文字,其实它们都具备一些共同的属性,如传达抽象思维、锚定确定性信息的能力。在理解了影像与文字的共性和特性之后,就会发现它们的工力悉敌,侧重不同。这两种系统在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类学纪录片的符号学与诗学:论罗伯特·加德纳的电影创作[J]. 梁君健. 民族艺术. 2019(02)
[2]民族志电影:对旅行的“影像深描”[J]. 朱靖江. 读书. 2019(04)
[3]论民族志电影中文字的反影像叙事性[J]. 陈学礼.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4]本体论分杈:影视人类学与文字人类学[J]. 鲍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5]论民族志电影的内涵和外延$[J]. 陈学礼. 江汉学术. 2017(05)
[6]美术、仪式与神话:中国西南系岩画阐释[J]. 李飞. 当代贵州. 2017(14)
[7]作为影像解释、意义扩充与跨文化传播的媒介——中国无声电影字幕美学探析[J]. 魏晨捷. 电影评介. 2017(05)
[8]人类学“观察电影”的发展及理论建构[J]. 徐菡. 世界民族. 2016(02)
[9]当代中国影像民族志:问题导向、科学表述与伦理关怀[J]. 罗红光. 民族研究. 2015(04)
[10]“电影的存在先于本质”——巴赞电影本体论的多重内涵[J]. 侯军. 当代电影. 2009(02)
本文编号:3558029
【文章来源】: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截图来自《非凡仪式》BBC,2018
截图来自《非凡仪式》BBC,2018
二、仪式影像中的影像叙事与文字表述38图3:截图来自《最后的山神》孙增田,1992图4:截图来自《丽哉勐僚》戴光禄、谭乐水等,2011在以往的影视人类学问题探讨语境之中,大多数都是针对民族志文本中的文字特点与民族志电影的影像特点来给予区分和界定,但不论是民族志文本中的文字,还是民族志影像中的文字,其实它们都具备一些共同的属性,如传达抽象思维、锚定确定性信息的能力。在理解了影像与文字的共性和特性之后,就会发现它们的工力悉敌,侧重不同。这两种系统在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类学纪录片的符号学与诗学:论罗伯特·加德纳的电影创作[J]. 梁君健. 民族艺术. 2019(02)
[2]民族志电影:对旅行的“影像深描”[J]. 朱靖江. 读书. 2019(04)
[3]论民族志电影中文字的反影像叙事性[J]. 陈学礼.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4]本体论分杈:影视人类学与文字人类学[J]. 鲍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5]论民族志电影的内涵和外延$[J]. 陈学礼. 江汉学术. 2017(05)
[6]美术、仪式与神话:中国西南系岩画阐释[J]. 李飞. 当代贵州. 2017(14)
[7]作为影像解释、意义扩充与跨文化传播的媒介——中国无声电影字幕美学探析[J]. 魏晨捷. 电影评介. 2017(05)
[8]人类学“观察电影”的发展及理论建构[J]. 徐菡. 世界民族. 2016(02)
[9]当代中国影像民族志:问题导向、科学表述与伦理关怀[J]. 罗红光. 民族研究. 2015(04)
[10]“电影的存在先于本质”——巴赞电影本体论的多重内涵[J]. 侯军. 当代电影. 2009(02)
本文编号:3558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558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