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富不仁?”社会阶层与道德敏感性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30 12:10
  古今中外,人们普遍认为富人会有更多的不道德行为。而道德敏感性是道德行为的起始点,在道德行为的产生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本研究从社会阶层的角度出发,探讨主观社会阶层、客观社会阶层与个体道德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具体分为三个子研究,逐步探讨社会阶层与道德敏感性的关系。以往的研究中,对道德敏感性的测量主要关注特定的职业和情景。因此在研究一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测量普通个体道德敏感性水平的新问卷。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对道德敏感性问卷的信度、效度、不同群体间的不变性进行了测量。通过分别对21054个成年人样本和1951个中小学生样本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道德敏感性问卷能够有效地测量个体的道德敏感性水平。前人在社会阶层与道德关系的研究中,并未考虑主观社会阶层与客观社会阶层所造成的不同影响。因此在研究二中,我们借助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大样本数据,对主观社会阶层、客观社会阶层与道德敏感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多元分成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主观社会阶层、客观社会阶层分别都能显著正向预测道德敏感性。但同时采用客观社会阶层与主观社会阶层预测道德敏感性时我们又发现,主观社会阶层变...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为富不仁?”社会阶层与道德敏感性的关系研究


收入公平感对客观社会阶层影响主观社会阶层的调节作用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单题项测量:质疑、回应及建议[J]. 卫旭华,张亮花.  心理科学进展. 2019(07)
[2]亲社会行为的阶层差异:施与受的双重视角[J]. 赵华丽,徐凤娇,郭永玉,舒首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5)
[3]客观事实与主观分化:中国中产阶层的主观阶层认同分析[J]. 胡荣,沈珊.  东南学术. 2018(05)
[4]客观阶层地位与主观阶层认同——基于CSS2013的实证分析[J]. 谢熠.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5]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进程中的微观公平体验测度[J]. 邓睿,肖云.  农业技术经济. 2017(04)
[6]不平等归因、社会比较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J]. 方学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7]阶层自我定位、收入不平等和主观流动感知(2003—2013)[J]. 陈云松,范晓光.  中国社会科学. 2016(12)
[8]近十年来中国公众社会公平评价的特征分析[J]. 李炜.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9]中国城乡居民的阶层地位认同偏差[J]. 范晓光,陈云松.  社会学研究. 2015(04)
[10]社会阶层的心理学研究:社会认知视角[J]. 胡小勇,李静,芦学璋,郭永玉.  心理科学. 2014(06)



本文编号:3558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558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a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