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辞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2 04:32
  李德裕的一生是和唐王朝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他心怀社稷,积极革新,政绩斐然,却因牛李党争而惨淡收场,令人唏嘘。李德裕在创作上也用力甚勤,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中辞赋作品留存于世的有32篇。那么,这些辞赋与其人生经历之间有何关联,它们反映了李德裕怎样的思想情感,又有哪些独特的艺术特质,在辞赋发展史上有何地位和影响,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李德裕的政治生涯、与辞赋名人的交往及文学创作情况进行阐述,以明其人生经历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章探究其辞赋的思想情志,深入探寻他的心灵世界,大致归纳总结出三种思想情志:“修己安人的理想情怀”,“归隐自适的高远志趣”,“对人生的忧思感伤”。第三章主要从句式、结构两方面考察李德裕辞赋的艺术特色:首先借鉴“基本节奏音组”概念考察其赋在句式上运用律赋赋句基本规则,并借鉴部分古赋句式的做法;其次分析其赋在结构上运用律赋的谋篇布局规则和借鉴部分古赋结构的做法,得出其“以古赋为律赋”的艺术特质。第四章探究其辞赋“以古赋为律赋”的成因,包括古文运动对李德裕文学观的影响及唐代文坛“古律之争”的背景,深入分析中期辞赋领域中的古体派和律体派在辞赋体...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综述
    二、选题缘由与意义
第一章 李德裕生平与文学创作概述
    第一节 李德裕的政治生涯
    第二节 李德裕与辞赋名人的交往
    第三节 李德裕的文学创作概述
第二章 李德裕辞赋的思想情志
    第一节 修己安人的理想情怀
    第二节 归隐自适的高远志趣
    第三节 对人生的忧思感伤
        一、深沉的忧思
        二、浓重的感伤
第三章 李德裕辞赋“以古赋为律赋”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律赋句式规则的运用和古赋句式的借鉴
        一、律赋句式规则的运用
        二、古赋句式的借鉴
    第二节 律赋谋篇布局与古赋结构的运用
        一、律赋谋篇布局的运用
        二、古赋结构的运用
第四章 李德裕辞赋“以古赋为律赋”的成因探析
    第一节 古文运动的影响
    第二节 辞赋创作领域“古律之争”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李德裕文赋用韵简析[J]. 耿美香.  语文学刊. 2013(06)
[2]李德裕与《昭明文选》[J]. 刘鹏.  中国文学研究. 2012(03)
[3]李德裕赋作形式论略[J]. 肖丽萍.  文学界(理论版). 2011(01)
[4]李德裕赋与中晚唐赋的发展[J]. 曲景毅.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5]以古赋为律赋——论元稹对律赋的革新[J]. 郭自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4)
[6]论李德裕的《文章论》及其文学观[J]. 孙敏.  自贡师专学报. 1998(01)

硕士论文
[1]李德裕与唐代古文运动[D]. 刘婷婷.四川师范大学 2016
[2]晚唐咏物赋研究[D]. 蔚鹏芹.陕西师范大学 2013
[3]李德裕与中晚唐文学[D]. 龙建兵.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李德裕创作心态研究[D]. 徐晓峰.北京大学 2006
[5]李德裕的文学创作及其与文坛关系[D]. 方海林.安徽师范大学 2006
[6]李德裕诗文用韵研究[D]. 耿美香.山东师范大学 2006
[7]唐代河北道赵州、定州、幽州三地诗人用韵考[D]. 韩祎.陕西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01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601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7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