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X不比Y(W)”构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05 04:05
本文以构式“X不比Y(W)”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认知语言学理论、语用学理论,分析“X不比Y(W)”的语义类型,并对不同语义类型的产生机制进行了解释,最后运用主观化理论梳理了构式产生的历史来源和语义演变途径。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思路。第二章“X不比Y(W)”是一个构式。运用构式理论,通过与同类句式“X没有Y(W)”进行对比,论证“X不比Y(W)”是一个构式。第三章隐性结果构式的语义分析。该构式有“X不如Y”和“X胜过Y”两种语义。“不如”义表达的是一种反预期信息,存在反说话人、反听话人、反特定社会语境三种情况。“胜过”义源于话题型构式“X不比Y”,是语言交际中为了省力和语言简洁,将“Y不能跟X相比”移位形成。第四章显性结果构式的语义分析。该构式有两种语义:“X不如YW”和“X跟Y差不多W”。“不如”义的产生跟W的感情色彩有关,进入构式的副词具有加强否定语气和明确语义的作用。“差不多”义时,是一种主观性构式,带有说话人的情感和态度,并且在言语交际中受礼貌原则的制约。第五章“X不比Y(W)”构式的历史演变。发现“不如”义是构式的核心语义,其...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现有研究综述
1.1.1 “不比”句的句法研究
1.1.2 “不比”句的语义研究
1.1.3 “不比”句的认知语用研究
1.1.4 “不比”句的历史来源研究
1.1.5 “不比”“没有”句与肯定句的不对称研究
1.2 已有研究的不足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本文语料来源
第二章 “X 不比 Y(W)”的构式判定
2.1 构式理论与构式判定
2.1.1 构式语法理论
2.1.2 构式判定标准与构式类型
2.2 “X没有Y·W”是一个句法结构
2.2.1 “X没有Y·W”适合树形图分析
2.2.2 “X没有Y·W”可扩展性强
2.2.3 “X没有Y·W”内部成分的功能范畴明确
2.2.4 “X没有Y·W”具有中心词
2.2.5 “X没有Y·W”的语义分析
2.3 “X不比Y(W)”是一个构式
2.3.1 “X不比Y(W)”不适合树形图分析
2.3.2 “X不比Y(W)”构成成分的功能范畴不明确
2.3.3 “X不比Y(W)”可扩展性弱
2.3.4 “X不比Y(W)”的语义整合
2.4 小结
第三章 隐性结果构式的语义类型
3.1 隐性结果构式的“差得多1”义
3.1.1 反预期理论
3.1.2 隐性结果构式的反预期信息
3.1.3 隐性结果构式的语义分析
3.2 隐性结果构式的“差得多2”义
3.2.1 话题理论
3.2.2 话题型隐性结果构式
3.3 小结
第四章 显性结果构式的语义类型
4.1 显性结果构式的“差得多1”义
4.1.1 比较结果为积极义
4.1.2 比较结果为消极义
4.1.3 副词入句后的语义分析
4.2 显性结果构式的“差不多”义
4.2.1 主观性理论
4.2.2 基于主观性表达的衍生语义
4.2.3 基于礼貌原则的交际语义
4.3 小结
第五章 “X不比Y(W)”构式的历史演变
5.1 古代汉语的“差得多1”义
5.1.1 “X不比Y(W)”的使用情况
5.1.2 “X不比Y(W) ”的语法化探究
5.2 “X不比Y(W)”构式的发展逻辑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价值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614527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现有研究综述
1.1.1 “不比”句的句法研究
1.1.2 “不比”句的语义研究
1.1.3 “不比”句的认知语用研究
1.1.4 “不比”句的历史来源研究
1.1.5 “不比”“没有”句与肯定句的不对称研究
1.2 已有研究的不足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本文语料来源
第二章 “X 不比 Y(W)”的构式判定
2.1 构式理论与构式判定
2.1.1 构式语法理论
2.1.2 构式判定标准与构式类型
2.2 “X没有Y·W”是一个句法结构
2.2.1 “X没有Y·W”适合树形图分析
2.2.2 “X没有Y·W”可扩展性强
2.2.3 “X没有Y·W”内部成分的功能范畴明确
2.2.4 “X没有Y·W”具有中心词
2.2.5 “X没有Y·W”的语义分析
2.3 “X不比Y(W)”是一个构式
2.3.1 “X不比Y(W)”不适合树形图分析
2.3.2 “X不比Y(W)”构成成分的功能范畴不明确
2.3.3 “X不比Y(W)”可扩展性弱
2.3.4 “X不比Y(W)”的语义整合
2.4 小结
第三章 隐性结果构式的语义类型
3.1 隐性结果构式的“差得多1”义
3.1.1 反预期理论
3.1.2 隐性结果构式的反预期信息
3.1.3 隐性结果构式的语义分析
3.2 隐性结果构式的“差得多2”义
3.2.1 话题理论
3.2.2 话题型隐性结果构式
3.3 小结
第四章 显性结果构式的语义类型
4.1 显性结果构式的“差得多1”义
4.1.1 比较结果为积极义
4.1.2 比较结果为消极义
4.1.3 副词入句后的语义分析
4.2 显性结果构式的“差不多”义
4.2.1 主观性理论
4.2.2 基于主观性表达的衍生语义
4.2.3 基于礼貌原则的交际语义
4.3 小结
第五章 “X不比Y(W)”构式的历史演变
5.1 古代汉语的“差得多1”义
5.1.1 “X不比Y(W)”的使用情况
5.1.2 “X不比Y(W) ”的语法化探究
5.2 “X不比Y(W)”构式的发展逻辑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价值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614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614527.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