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分心任务条件下利用无意识思维有利于谎言识别
发布时间:2022-10-21 09:54
传统观点认为,思维属于有意识的范畴。但最近研究表明,在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时,无意识思维的加工结果优于有意识思维。无意识思维研究打破了“努力思考就会有好结果”的传统观念,已成为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在说服、道德判断、人才选拔、创造性问题解决等领域中,无意识思维均表现出了相对于有意识思维的优势效应。但是,有关无意识思维对谎言的识别领域研究却没有得到一致的结果。最新研究表明,无意识思维会受到决策任务难度、思维定势、目标类型、信息呈现方式和任务情境的真实性等变量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分心任务的难度也会直接影响无意识思维对信息的加工。而已有关于利用无意识思维进行谎言识别的研究中,并未对分心任务的难度加以控制。因此,本研究探讨了相较于困难分心任务,简单分心任务是否更有利于无意识思维对谎言的识别。本研究采用无意识思维研究范式,在实验1中,采用2-back任务(困难分心任务)和听歌(简单分心任务)来比较不同难度分心任务下无意识思维和有意识思维对情绪类谎言视频材料的识别准确率。结果发现,相比2-back无意识思维组,听歌无意识思维组的谎言识别准确率更高,且2-back无意识思维组的谎...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无意识思维研究概述
2.1.1 无意识思维的概念及其研究范式
2.1.2 无意识思维的加工特征
2.1.3 无意识思维研究的质疑和回应
2.2 无意识思维在谎言识别领域的应用
2.3 谎言识别的基本理论
2.4 有意识谎言识别的局限
3 问题提出
4 实验1难易分心任务条件下无意识思维对谎言识别的影响
4.1 方法
4.1.1 被试和实验设计
4.1.2 实验材料与流程
4.2 结果
5 实验2相同类型难易分心任务条件下无意识思维对谎言识别的影响
5.1 方法
5.1.1 被试和实验设计
5.1.2 实验材料与流程
5.2 结果
6 实验3相同类型难易分心任务条件下无意识思维对事实性谎言识别的影响
6.1 方法
6.1.1 被试和实验设计
6.1.2 实验材料与流程
6.2 结果
7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测谎者的无意识加工对谎言识别的影响[J]. 梅宏玉,吴嵩. 心理科学进展. 2018(11)
[2]微表情在欺骗检测中的应用[J]. 申寻兵,隋华杰,傅小兰.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2)
[3]无意识思维:理论、质疑与回应[J]. 李建升,王丹,沈模卫. 心理科学. 2016(02)
[4]说谎的非言语视觉线索[J]. 梁静,李开云,曲方炳,陈宥辛,颜文靖,傅小兰.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6)
[5]谎言判断的双加工理论[J]. 吴嵩,蔡頠,孙嘉卿,章哲明,金盛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6)
[6]基于语言内容的谎言识别[J]. 吴嵩,金盛华,蔡頠,李绍颛.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3)
[7]说谎行为及其识别的心理学研究[J]. 张亭玉,张雨青.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4)
[8]再认中意识和无意识的贡献大小——兼论内隐记忆的抗老化现象[J]. 郭秀艳. 心理科学. 2002(05)
[9]心理生理测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郭晓娟,苏彦捷. 心理科学. 2000(06)
本文编号:3695414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无意识思维研究概述
2.1.1 无意识思维的概念及其研究范式
2.1.2 无意识思维的加工特征
2.1.3 无意识思维研究的质疑和回应
2.2 无意识思维在谎言识别领域的应用
2.3 谎言识别的基本理论
2.4 有意识谎言识别的局限
3 问题提出
4 实验1难易分心任务条件下无意识思维对谎言识别的影响
4.1 方法
4.1.1 被试和实验设计
4.1.2 实验材料与流程
4.2 结果
5 实验2相同类型难易分心任务条件下无意识思维对谎言识别的影响
5.1 方法
5.1.1 被试和实验设计
5.1.2 实验材料与流程
5.2 结果
6 实验3相同类型难易分心任务条件下无意识思维对事实性谎言识别的影响
6.1 方法
6.1.1 被试和实验设计
6.1.2 实验材料与流程
6.2 结果
7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测谎者的无意识加工对谎言识别的影响[J]. 梅宏玉,吴嵩. 心理科学进展. 2018(11)
[2]微表情在欺骗检测中的应用[J]. 申寻兵,隋华杰,傅小兰.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2)
[3]无意识思维:理论、质疑与回应[J]. 李建升,王丹,沈模卫. 心理科学. 2016(02)
[4]说谎的非言语视觉线索[J]. 梁静,李开云,曲方炳,陈宥辛,颜文靖,傅小兰.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6)
[5]谎言判断的双加工理论[J]. 吴嵩,蔡頠,孙嘉卿,章哲明,金盛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6)
[6]基于语言内容的谎言识别[J]. 吴嵩,金盛华,蔡頠,李绍颛.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3)
[7]说谎行为及其识别的心理学研究[J]. 张亭玉,张雨青.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4)
[8]再认中意识和无意识的贡献大小——兼论内隐记忆的抗老化现象[J]. 郭秀艳. 心理科学. 2002(05)
[9]心理生理测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郭晓娟,苏彦捷. 心理科学. 2000(06)
本文编号:3695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695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