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欺凌受害反应情境下共情、道德敏感性对初中生旁观行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12-02 23:15
  欺凌是一种以重复性、权利失衡和伤害意图所定义的不同形式的侵犯行为。校园欺凌行为的总体发生率呈逐步上升趋势,目前反欺凌计划越来越多地鼓励学生通过启动共情来帮助同伴受害者,因此受害者的反应将影响旁观者采取的行动。本文以受害者反应情境为切入点,对引起旁观者行为的因素进行梳理,阐述在不同欺凌受害反应情境下,如何对旁观者行为产生影响。以期加强和拓展校园欺凌中旁观者效应的研究,为反欺凌干预提供启示。本研究选取云南省昆明市某中学736名初中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法,考察初中生共情、道德敏感性与旁观者行为的特点,并探讨在不同欺凌受害反应情境下共情、道德敏感性对旁观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性别、民族、家庭氛围、对同学老师满意度和人际关系类型不同的初中生,在旁观者行为、共情与道德敏感性上存在组间差异。具体表现:女生的共情得分比男生高,而男生的消极旁观者行为远高于女生;少数民族的道德敏感性比汉族高;家庭氛围良好学生的情感共情与共情总分高于家庭氛围一般的学生,而家庭氛围一般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与消极旁观者行为高于家庭氛围良好的学生;对同学满意度一般学生的道德敏感性高于对同学满意度良好的学生;对教师满意度为...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Olweus的欺凌圈(Olweus,2001)

图2.1Olweus的欺凌圈(Olweus,2001)

第2章文献综述62.1.2旁观者角色的分类Olweus在2001年针对参与欺凌过程中的不同角色,提出了欺凌圈的概念,用以表示不同参与者的态度(D.E.Olweus,I.M.,,2001),如图2.1所示。图2.1Olweus的欺凌圈(Olweus,2001)上图表示,在欺凌的过程....


图2.2旁观者回应行为分析图(陈钫铃,2013,《旁观者应答行为与校园霸凌经验之关联性研究-以新北市国中为例》)

图2.2旁观者回应行为分析图(陈钫铃,2013,《旁观者应答行为与校园霸凌经验之关联性研究-以新北市国中为例》)

第2章文献综述7采取实际行动帮助或维护受害者;H-在欺凌情境下的受害者。陈钫铃于2013年提出依据旁观者的回应行为,可以形象具体地用数学四象限来表示,横轴(正向—负向)、纵轴(积极—消极),通过四象限可划分为四种类型的旁观者类型:积极—正向的旁观者(立即制止)、积极—负向的旁观者....


图3.1研究架构

图3.1研究架构

第3章研究方法29第3章研究方法3.1研究架构本文研究的思路如图3.1所示。论文内容包括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证分析、讨论和结论,全文共六章,分为三部分。全文研究框架见图3.1。图3.1研究架构3.2研究方法基于本文研究目的,根据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选取以下研究方法....


图4.1被动情境下道德敏感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图4.1被动情境下道德敏感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4章研究结果41表4.12被动情境下道德敏感性的中介效应检验中介路径效应值Boot标准误95%置信区间下限上限认知共情→道德敏感性→积极旁观者行为0.014**0.0040.0060.023情感共情→道德敏感性→积极旁观者行为0.012**0.0030.0060.020注:**....



本文编号:4014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4014062.html

上一篇:《在路上》系列组画创作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5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