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整合理论视阈下的英语非常规动结式构建

发布时间:2017-08-13 15:26

  本文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视阈下的英语非常规动结式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动结式 非常规动结式 概念整合理论 识解


【摘要】:动结式是用于表达“某个实体发出某个动作行为,而引发自身或者他物发生状态变化”的句式。英语动结式由表示动作的动词加上表示状态的形容词或介词短语构成。它在句法语义层面具有如下多样性。在句法层面,传统语法认为只有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从而形成具有致使意义的动结式;而在一些非常规的英语动结式中,不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宾语,具有了及物性。在语义层面,一些英语动结式中,动词后的宾语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宾语。非常规动结式中,动词的及物性,及其形式与语义上的冲突,一直是理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近些年来,语言学家们分别从句法结构、词汇语义、构式语法、事件结构等方面详细地研究了英语动结式。句法研究强调动结式的直接宾语制约,但忽视了其语义和事件结构,这种制约条件的不足,可能会引起过度生成。对此问题,词汇语义研究则从语义上限制了动结式中的动词,但其分析过于微观,很难明确地限定英语动结式中动词的语义特征。上述句法结构和词汇语义研究都是以动词意义为中心,讨论了动结式的论元结构。相比较而言,构式语法和事件结构则以构式义为中心,依据致使事件的认知机制,区分了动结式词汇语义与构式义两个层面的论元结构。具体来说,Goldberg提出了致使制约,认为动词论元必须融入动结式的论元结构,但是其制约条件不具备普遍性。而Boas则认为在事件结构中,经历者是动结式的论元,但是经历者依赖于人们的自主判断,也不能一概而论;Langacker则用构式图式展现了非常规动结式中,不及物动词和与近义及物动词的语义整合,但是他并未详尽地解释图式与目标的关联。以上四种研究方式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在结合动态语篇、句法语义整合、认知功能方面仍需深入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有针对性地分析了英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和“假宾语”两类非常规动结式。依据动词和宾语的语义选择,本文将非常规动结式划分为四类:及物动词非常规动结式,反身代词动结式,隐含宾语动结式和不相关宾语动结式。笔者分别从中选取一个典型例句,并就其构建过程进行了具体的概念整合分析。经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英语动结式的生成基于人类的体验性,非常规动结式亦不例外。非常规动结式的生成包含句法和语义的整合,通过建立语法和语义输入空间,通过映射、匹配等过程形成整合空间,最终生成动结式。输入空间的信息凸显、映射、匹配方式的不同,生成的动结式也不同,这也为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和“假宾语”动结式提供了理据。第二,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是在及物动词范畴化的基础上实现句法、语义整合的。此外,由于一些“假宾语”动结式本具有转喻的语义特征,从转喻角度更易于理解,因此笔者在对动结式进行概念整合分析的过程中,结合了语法转喻,解释了假宾语动结式的语法与语义冲突。第三,概念整合过程依赖于我们的知识结构,同时它又促进了知识结构的构建和语言的发展。作为人类的一种普遍认知力,概念整合分析更充分地解释了非常规动结式的构成与识解,也进一步验证了认知语言学有关语言能力来源于普遍认知力的假设。
【关键词】:动结式 非常规动结式 概念整合理论 识解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4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5-6
  • Abstract6-9
  • 摘要9-14
  • List of Abbreviations, Symbols and Transcriptions14-15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5-23
  • 1.1 On Unconventional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s15-17
  • 1.2 Research Background17-19
  • 1.3 Research Questions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19-21
  • 1.4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21
  •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21-23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of Unconventional Resultatives23-43
  • 2.1 Syntactic Approaches23-27
  • 2.1.1 Simpson’s XCOMP Addition Rule23-25
  • 2.1.2 Hoekstra’s Small Clause Structures25-27
  • 2.2 Lexical Semantic Approaches27-32
  • 2.2.1 Wechsler’s“Event-Argument Homomorphism”Model27-29
  • 2.2.2 Rappaport and Levin’s Account of Event Structure29-32
  • 2.3 Cognitive Approaches32-41
  • 2.3.1 Goldberg’s Constructional Studies33-36
  • 2.3.2 Langacker’s Account of Constructional Schema36-38
  • 2.3.3 Boas’ Event-frame Analysis38-41
  • 2.4 Summary41-43
  • Chapter 3 Theoretical Background43-50
  • 3.1 Mental Space Theory43-46
  • 3.1.1 Mental Space43-44
  • 3.1.2 Elements, Space-builders and Space-connector44-45
  • 3.1.3 Development of Mental Space Theory45-46
  • 3.2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46-49
  • 3.2.1 Conceptual Blending Mode46-48
  • 3.2.2 Mechanism of Conceptual Blending48-49
  • 3.3 Summary49-50
  • Chapter 4 A Conceptual Blending Account of Unconventional Resultatives50-74
  • 4.1 The Experientialism embedded in English Resultatives50-52
  • 4.2 Blending Process of Conventional English Resultatives52-57
  • 4.2.1 Input Spaces of English Resultatives52-55
  • 4.2.2 Mapping and Blending of Input Spaces55-57
  • 4.3 Constructing and Construing Unconventional Resultatives57-74
  • 4.3.1 Classification of Unconventional Resultatives57-60
  • 4.3.2“Vt + NP”Unconventional Resultatives60-64
  • 4.3.3“Vi + NP”Unconventional Resultatives64-74
  • 4.3.3.1 Reflexive Resultatives64-67
  • 4.3.3.2 Implied Objects Resultatives67-69
  • 4.3.3.3 Unspecified objects Resultatives69-74
  • Chapter 5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74-78
  • 5.1 Concluding Remarks and Implications74-76
  • 5.2 Limit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76-78
  • References78-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辉;动结式在几个句式中的分布[J];语文研究;2004年03期

2 施春宏;;动结式形成过程中配位方式的演变[J];中国语文;2004年06期

3 熊仲儒;刘丽萍;;汉语动结式的核心[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胡敕瑞;;动结式的早期形式及其判定标准[J];中国语文;2005年03期

5 熊仲儒;刘丽萍;;动结式的论元实现[J];现代外语;2006年02期

6 刘街生;;动结式组构的成分及其关系探讨[J];语言研究;2006年02期

7 吴茂刚;;近二十年来动结式研究述评[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8 彭国珍;;偏离类动结式的句法特性[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林燕;徐兴胜;;汉语动结式复合词的派生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赵琪;;作用于自身的英汉动结式的论元实现[J];山东外语教学;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傅爱平;;汉英机器翻译中汉语动结式译文的分析[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施春宏;;动结式的配价分析[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3 孙英杰;;动结式的语义、论元结构及补语指向[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杨洁;;“V着(zháo)”与“V到”的替换条件及其动因分析[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宗宏;现代汉语使因突显类致使构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罗思明;英汉动结式的认知功能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何玲;英汉动结构式增效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4 宋文辉;现代汉语动结式配价的认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赵琪;英汉动结构式的论元实现[D];复旦大学;2009年

6 王媛;事件分解和持续性语义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7 张翼;复合动词和及物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林艳;现代汉语动结式“V错”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何晓敏;历时角度下动结式中动词、宾语和补语语序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李琳;概念整合理论视阈下的英语非常规动结式构建[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易查方;动结式“V满”及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美玲;动结式和可能式不对称现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梁彤;动结式的配位方式及相关句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方亚;致使义动结式的典型特征和基本格式[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薛李;动结式“V穿”及其相关格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崔辰而;现代汉语动结式的致使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李连芳;印尼学生汉语动结式理解与输出情况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68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668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5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