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种子雨的时空变异

发布时间:2017-12-08 06:26

  本文关键词: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种子雨的时空变异


  更多相关文章: 天童 常绿阔叶林 种子雨 时间变异 空间变异


【摘要】:种子雨的时间和空间变异,分别反映了植物的繁殖和扩散能力,对种群的更新以及群落动态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20ha动态监测样地4年(2012年10月至2016年9月,96频次),187个种子雨收集器的种子雨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群落和种群水平上,种子雨的季节动态和年际变化。然后,利用种子雨收集器均匀分布于样地的特点,分析了群落水平和种群水平的空间变异性,并结合生物和环境因子,构建逐步回归的广义线性模型,探究部分结种量较大的优势树种,影响其种子雨空间变异的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2012年10月至2016年9月,样地内共收集到194056粒木本植物种子,分属于30科56属83种,种子雨密度为519 No.·m-2·a-1。其中,山茶科的种子数量较多,占到总数的50%以上。部分落叶树种的种子数量也相对较多,比如南酸枣Liquidambar formosaana、毛脉槭Acerpubinerve 雷公鹅耳枥 Carpinus voiminea和枫香 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等。2)在群落水平上,种子雨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动态,呈现出单峰型,其峰值出现在10月至11月。然而,在种群水平上,由于不同物种的结实期不一致,使得各物种间种子雨的季节动态变化较大,加之,部分物种从结种到种子凋落的时间跨度较长,其种子雨的峰值也不明显。3)4年间,样地总体种子雨呈现出一定的大小年特征,2013年和2014年秋季出现了两次种子雨的高峰,其余年份的种子雨数量相对较少。然而,在种群水平上,种子雨大小年的现象较为明显。19个结实量较大的优势种中,15个在4年内至少出现了一次明显的结实高峰。另外,不同物种种子雨的大小年出现的规律具有一定差别,大部分物种4年内仅出现一次大年的现象,小部分物种种子雨大小年交替出现的。4)与种子雨的时间变异相比,样地内种子雨的空间变异性更大,而这种空间变异性主要体现在种子雨的空间分布范围和多度分布格局上。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我们发现,母株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影响种子雨空间分布范围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种子雨的多度分布格局的影响相对较弱,而环境因子是影响种子雨多度分布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综上所述,天童常绿阔叶林种子雨,在群落水平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季节动态,峰值通常出现在秋季。而大小年现象主要体现在种群水平上,大年和小年通常交替出现,并且大年和小年间种子产量差距较大。另外,种子雨的空间分布范围主要受母株分布影响,而其多度分布格局却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71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霄;杨庆松;刘何铭;邢九州;王希华;;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不同传播方式物种种子雨的基本特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2 吕朝燕;张希明;刘国军;吴俊侠;闫海龙;邓潮洲;;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梭梭种子雨特征[J];生态学报;2012年19期

3 杜彦君;马克平;;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种子雨的时空变异[J];植物生态学报;2012年08期

4 吴敏;张文辉;周建云;马闯;马莉薇;;秦岭北坡不同生境栓皮栎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动态[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11期

5 杨庆松;马遵平;谢玉彬;张志国;王樟华;刘何铭;李萍;张娜;王达力;杨海波;方晓峰;阎恩荣;王希华;;浙江天童20ha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的群落特征[J];生物多样性;2011年02期

6 张希彪;王瑞娟;上官周平;;黄土高原子午岭油松林的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动态[J];生态学报;2009年04期

7 唐文秀;毛世忠;盘波;黄仕训;莫凌;骆文华;;狭叶坡垒种子雨的空间格局及种子萌发特性[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刘双;金光泽;;小兴安岭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种子雨的时空动态[J];生态学报;2008年11期

9 岳红娟;;南方红豆杉土壤种子库特征初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张玉波,李景文,张昊,邹大林,武逢平,程春龙,李俊清,李帅英;胡杨种子散布的时空分布格局[J];生态学报;2005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何铭;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幼苗的更新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65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265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7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