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自交系耐密性评价及SNP关联分析
本文关键词:玉米自交系耐密性评价及SNP关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玉米自交系 密度 耐密性 评价指标 SNP标记 关联分析
【摘要】:高产是玉米育种的主要目标。选育耐密植玉米品种,依靠群体产量来增加单产是实现玉米再高产的必然趋势和方向。自交系作为育种的基础材料,研究自交系的耐密性问题已成为育种的热点。本研究以238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不同的密度水平,75000株/hm2和135000株/hm2。研究不同密度下,各自交系农艺性状的表现,筛选出耐密性评价指标并建立玉米自交系耐密性评价体系,结合关联分析找到相应的SNP标记。本试验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两密度下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分析,筛选出用于评价玉米自交系耐密性的三个指标:单株产量、秃尖、ASI。2.建立了玉米自交系耐密性评价指标单株产量、秃尖、ASI的分类评价体系。利用评价体系对自交系群体进行分类评价。利用建立的评价体系从本试验材料中筛选了十个耐密性材料,包括B283-1、良玉S122、丹黄212、L201、D25-2-1-1-1、pr07007-1、pr07438-2-2-1、黄早四、SN7135、Y32-1-1-1-1-1。该评价提系对新材料的耐密性鉴定及育种有一定使用价值。3.玉米自交系耐密性评价指标相关性状的SNP关联分析。本研究找到的SNP中,-Log(P)值较高(MLM模型)且基因分型较好的被认为是较重要的SNP。与单株产量降幅相关的较重要的(-log p3.0)SNP有15个,位于2、3、4、5、6、7和8号染色体上;与秃尖差值相关的较重要的(-log p4.5)SNP有26个,位于1、4、7和10号染色体上;与ASI差值相关的较重要的(-log p4.5)SNP有13个,位于1、4和8号染色体上。运用MLM模型,与单株产量降幅相关的较重要的(-log p3.0)SNP有8个,位于1、3、4、5和9号染色体上;与秃尖差值相关的较重要的(-log p4.5)SNP有13个,位于1、4、7和10号染色体上;与ASI差值相关的较重要的(-log p4.5)SNP有12个,位于1、4和8号染色体上。两种模型共有的与单株产量降幅相关联的SNP标记有4个,与秃尖差值相关联的SNP标记有13个,与ASI差值相关联的SNP标记有12个。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51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继征;程伟东;闫飞燕;石达金;吕巨智;张玉;钟昌松;刘永红;;10个玉米品种耐密性分析及其对主要性状的影响[J];种子;2017年03期
2 张蕊;邓文亚;杨柳;王亚萍;肖芳枝;禾健;卢坤;;盐胁迫下甘蓝型油菜发芽期下胚轴和根长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7年01期
3 杨行海;农保选;夏秀忠;张宗琼;曾宇;刘开强;邓国富;李丹婷;;水稻糯性相关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植物学报;2016年06期
4 何俊峰;郭宝贵;刘彬;薛继彪;肖殿军;蒋金玲;于雪飞;马永艳;曲淑君;;玉米自交系的耐密性鉴定[J];吉林农业;2016年14期
5 王辉;梁前进;胡小娇;李坤;黄长玲;王琪;何文昭;王红武;刘志芳;;不同密度下玉米穗部性状的QTL分析[J];作物学报;2016年11期
6 许理文;段民孝;田红丽;宋伟;王凤格;赵久然;刘保林;王守才;;基于SNP标记的玉米容重QTL分析[J];玉米科学;2015年05期
7 史亚兴;卢柏山;宋伟;徐丽;赵久然;;基于SNP标记技术的糯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5年03期
8 才源;李凯;姜涛;王丕武;卢实;吴楠;;玉米秃尖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及SSR标记[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9 卜俊周;岳海旺;谢俊良;彭海成;陈淑萍;张洪彬;;玉米材料的耐密性鉴定及耐密型育种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14年06期
10 吴金凤;宋伟;王蕊;田红丽;李雪;王凤格;赵久然;蔚荣海;;利用SNP标记对51份玉米自交系进行类群划分[J];玉米科学;201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迅;玉米重要自交系的遗传特征鉴定与株型性状关联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2 刘志新;不同耐密性玉米的密植效应及耐密性遗传规律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田晓艳;玉米自交系耐密性分析及评价性状筛选[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2 唐富福;水稻农艺和品质若干性状的全基因组初步关联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3 赵新华;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4 常程;密度对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5 边大红;密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品种耐密性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6 刘美洲;玉米花期、株型、产量性状QTL定位及分析[D];石河子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82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282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