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源产气荚膜梭菌交叉感染及类毒素疫苗免疫保护效果比较
本文关键词:不同源产气荚膜梭菌交叉感染及类毒素疫苗免疫保护效果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产气荚膜梭菌 α毒素 分离与鉴定 疫苗 交叉免疫保护
【摘要】: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又称魏氏梭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污水、饲料、食物、粪便以及人畜肠道中。该菌可产生多种外毒素和酶类,其主要毒素是α、β、ε和ι,其中α毒素是最为主要的一种毒素,各个菌型的产气荚膜梭菌都能产生,其中以A型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α毒素量最多,不同菌型的产气荚膜梭菌可以引起不同的疾病。A型产气荚膜梭菌能引起家畜的多种肠道疾病,比如坏死性肠炎、肠毒血症以及创伤性坏疽等疾病。此外,A型产气荚膜梭菌主要引起人类的食物中毒。近年来,家畜的“猝死症”一度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预防疫情的暴发十分必要。做到科学有效预防,必须采用安全的疫苗,针对不同的毒素型采用不同的抗原组成成分,故对疫区流行的产气荚膜梭菌菌型进行调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动物舍环境中分布的产气荚膜梭菌不仅与动物健康关系密切,也对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有意义重大。因此,动物舍环境中的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与毒素型鉴定,对于认识其流行病学特点,有针对的免疫预防很有必要。本实验从不同的动物舍分离与鉴定了产气荚膜梭菌。通过多重PCR的方法,分别鉴定了猪源、兔源、牛源和禽源的产气荚膜梭菌,它们的血清型均为A型菌,这与动物舍环境、动物体内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大量存在有关。本实验选择取SPF鸡和新西兰白兔作为实验动物,进行攻毒实验,分析比较不同动物源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毒力、交叉感染以及致病性的差异。在A528、兔源、猪源和牛源之间,牛源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毒力最强,发病率可达到80%,猪源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毒力最弱,发病率只有20%左右。揭示了不同动物源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为筛选疫苗株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还成功制备了鸡源和兔源两种A型产气荚膜梭菌类毒素疫苗,然后用制备的两种类毒素疫苗对实验动物进行免疫保护,21天后,对免疫过的实验动物注射2个致死量的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确认了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通过交叉保护可知,鸡源和兔源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类毒素疫苗可以跨种保护易感动物,这为以后关于动物魏氏梭菌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些依据,也多了一种选择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859.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宁;廖申权;戚南山;李娟;吕敏娜;孙铭飞;吴彩艳;;鸡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动物医学进展;2013年12期
2 吕长辉;孙佳芝;刘晶晶;苗增民;王海荣;柴同杰;;青岛地区兔源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13年12期
3 霍萍萍;张聪敏;胡明丽;赵宇亮;王琳;高洁;赵宝华;;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3年09期
4 赵宇亮;张聪敏;王琳;霍萍萍;赵宝华;;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2期
5 李娜;吴建勇;李建军;杨学云;王登峰;段新华;王治才;;D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的克隆与高效表达[J];中国畜牧兽医;2012年12期
6 朱耀才;刘宝山;胡玉苗;李斌;赵金;赵玉军;;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东北虎幼虎死亡的诊断报告[J];中国兽医杂志;2012年10期
7 卢田粉;柴同杰;孙玲玉;李欣贤;郝海玉;吕长辉;杨延伟;;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蛋白高效表达体系的构建及其免疫保护性的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2年09期
8 董洁;张红垒;许信刚;姜艳芬;;产气荚膜梭菌β2毒素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2年08期
9 王苗利;蔡玉梅;柴同杰;张红娜;;感染A型产气荚膜梭菌小鼠体内α毒素的分布及定位[J];动物医学进展;2011年10期
10 郑晓丽;窦贤明;胡道俊;肖勇;赵翠荣;倪学勤;;产气荚膜梭菌对养牛业的危害及其防制[J];中国畜牧兽医;2010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方山;D型产气荚膜梭菌类毒素疫苗的研制及保护效果的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2 王校伟;猪流感病毒H1N1亚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3 卢田粉;产气荚膜梭菌α和ε毒素蛋白高效表达体系的构建及其免疫保护性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4 吕静;产气荚膜梭菌外毒素生产发酵工艺及其类毒素油乳剂疫苗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田冬青;产气荚膜梭菌的多重PCR定型及α、β和ε毒素基因的克隆、表达和抗血清的制备[D];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2007年
6 林明辉;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学活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1292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292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