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犬、猫皮肤真菌的调查及皮肤真菌体外药效测定和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7-12-16 01:17
本文关键词:长治市犬、猫皮肤真菌的调查及皮肤真菌体外药效测定和临床疗效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犬 猫皮肤真菌病 皮肤真菌 流行病学 体外药效
【摘要】:犬、猫皮肤真菌病是宠物身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同时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极大地威胁着人和动物的健康。本研究对山西省长治市犬、猫皮肤真菌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测定了常用抗真菌药物对分离的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和须癣毛癣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进行了体外联合用药试验,测定和分析了常见抗真菌药物的联合使用对不同皮肤真菌的作用;根据抗真菌药物的协同作用结果,制定用药方案,应用于犬、猫皮肤真菌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研究可为临床上犬、猫皮肤真菌病的治疗提供依据。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249例皮肤病犬和325例皮肤病猫进行临床调查分析,对皮肤真菌病的发病率、发病时间、性别等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从调查的犬猫皮肤真菌病例中共发现皮肤病患犬87例,皮肤病患猫179例,分别占总病例量的34.9%,55%:6、7、8月是皮肤真菌病发病的高峰期;病原菌主要为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和须癣毛癣菌;4岁以内的犬猫易受到感染,其中小于1岁的幼龄犬猫发病率最高,比例高达78.04%。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CLSI)提出的M38-A2液体微量稀释法,测定了4种药物(两性霉素B、特比萘芬、灰霉素和氟胞嘧啶)对3株真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和须癣毛癣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实验结果表明,4种药物均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对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癣毛癣菌的抑菌作用明显。参照CLSIM38-A2方案推荐的微量棋盘稀释法,选用了两性霉素B、特比萘芬、灰霉素和氟胞嘧啶4种药物,两两结合使用对分离到的3株真菌进行了联合抑菌试验,为以后临床用药提供了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氟胞嘧啶与两性霉素B、灰霉素或特比萘芬联合使用,均表现出相加或协同作用;而两性霉素B与特比萘芬联合使用呈拮抗作用。临床治疗显示氟胞嘧啶与两性霉素B、灰霉素或特比萘芬联合用药具有较好的疗效。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8.292;S858.29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敖文俊;;犬皮肤真菌的检查[J];四川畜牧兽医;2009年05期
2 黄维义;用免疫组织学方法检测猫皮下伪肿瘤中的皮肤真菌[J];中国兽医科技;1997年02期
3 宋春杰;王冬梅;王庆瑞;;犬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年08期
4 赵长城;王健;李培英;徐前明;江定丰;;奶牛皮肤真菌的分离及鉴定[J];中国奶牛;2008年09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金锁 记者 何剑;创新发展建伟业 数载磨砺谱华章[N];南昌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琦;长治市犬、猫皮肤真菌的调查及皮肤真菌体外药效测定和临床疗效观察[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常虹;奶牛真菌性皮肤感染对机体免疫、内分泌功能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94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294155.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