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与现状分析
本文关键词:东北地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与现状分析 出处:《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我国东北地区耕地土壤肥力高、供肥能力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对全国粮食安全战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长期的粗放经营与过度利用造成了该区域水土流失和耕地质量下降甚至环境破坏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该区域耕地质量进行调查与评价,查明耕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为该区域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根据农业部统一要求,本研究在收集东北各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东四盟市以及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耕地地力评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气候条件、立地条件、剖面性状、土壤养分、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管理6大类13项指标的东北地区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应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域耕地质量进行等级划分。同时,在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基础上,将各耕地质量等级按高产田(一至三等地)、中产田(四至七等地)和低产田(八至十等地)进行归类,分析各类型主要限制因素,总结出提升其地力的主要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东北地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气候条件、立地条件、剖面性状、土壤养分、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管理6大类,共13项指标,应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权重,对耕地质量等级进行了划分。(2)参照农业部标准,将东北地区耕地质量分为十个等级。主要以五等地和四等地为主,分别占该区域耕地总面积的19.04%和17.94%;其次是六等地和三等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4.28%和13.48%;第三是七等地和二等地,占耕地总面积的9.06%和8.38%;第四是八等地和一等地,占耕地总面积的6.57%和5.84%;九、十等地分布最少,分别为 2.99%和2.41%。(3)按高、中、低产田对耕地质量等级进行归类分析,其中高产田(一至三等地)占总耕地面积的27.70%,中产田(四至七等地)占60.32%,低产田(八至十等地)占11.98%。应用统计分析方法,明确了各类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限制因素,即高产田(虽然质量最好,但仍需要不断培育)主要限制因素为有机质含量、耕层厚度和排涝能力;中产田提升的主要限制因素为灌溉、排涝能力、土壤质地和剖面构型;低产田提升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有效磷、灌溉能力和剖面构型。(4)针对高、中、低产田存在的主要限制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提升措施。高产田侧重继续实行耕地保育、有机质提升工程以及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程;中产田侧重增加农田水利工程投入力度、深耕深翻结合土壤改良和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低产田侧重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经常翻耕或客土并结合增施有机肥等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323.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省部分地区耕地质量日趋恶化[J];南京农专学报;2001年02期
2 王立河;浅谈耕地质量保护[J];河南农业科学;2002年06期
3 刘友兆,马欣,徐茂;耕地质量预警[J];中国土地科学;2003年06期
4 胡碧霞;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座谈会在京举行[J];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03期
5 姚永定;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的建议[J];山西农业;2005年06期
6 李又富;;天津市耕地质量管理对策的研究[J];天津农林科技;2006年04期
7 孙玉龙;;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的几点原因[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7年04期
8 牛海鹏;;河南省整治后耕地质量标准构建[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5期
9 姚源升;蒙远望;黄绍富;李秋原;;百色市耕地质量现状分析与保护对策[J];广西农学报;2008年05期
10 游艺文;罗新民;石跃才;;论邵阳市耕地质量现状与保护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伟英;;湘潭市耕地质量问题与思考[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2 王绪奎;孙洋;潘国良;;江苏省耕地质量现状、问题与对策[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3 田燕;杨建锋;;基于“3S”技术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初探[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4 杨金凤;赵同科;李新荣;张成军;杜连凤;吴琼;;北京市郊区耕地质量存在的问题与提升对策[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金利;董玉祥;;广州耕地质量空间分异研究[A];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C];2012年
6 陈学渊;陈印军;吴永常;卢布;肖碧林;王亚静;;红黄壤地区耕地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2009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马雁;;浅谈土地可持续利用中的耕地质量问题[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吴克宁;;关于基本农田布局调整的思考[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九个全国“土地日”: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论文集[C];2009年
9 周庆举;李达辉;陈庆红;;安顺市耕地质量变化及对策[A];贵州省土壤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华为;朱莲;徐龙华;;泰州市耕地质量现状及提高途径[A];江苏耕地质量建设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先明;四川耕地质量状况令人担忧[N];四川日报;2005年
2 彭楚舒邋通讯员 路标;耕地质量管理条例(草案)提交人大二审[N];湖南日报;2007年
3 ;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N];湖南日报;2007年
4 记者 鄢振刚邋李勇;耕地质量进入依法管理新阶段[N];湖南日报;2007年
5 记者 贺正;湖南出台耕地质量管理条例[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6 肖彬;贯彻实施《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 促进耕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N];益阳日报;2008年
7 ;切实加强耕地质量管理[N];益阳日报;2008年
8 孙佑海 柴涛修 赵烨 吉艳琴;耕地保护质量先行[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9 吉林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 甄春延;保护基本农田须加强耕地质量保护[N];农民日报;2009年
10 江娜;耕地质量出现新问题不容忽视[N];农民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光花;井工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吕慧敏;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质量限制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宋景超;基于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陈兰;基于耕地质量等别成果的乡镇间基本农田规划指标调整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刘虹;邵武市耕地质量变化调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6 徐晶;吉林省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7 王力;基于GIS的耕地质量等别更新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8 罗森;郴州市耕地质量保护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9 顾万帆;富阳市新垦耕地质量评价与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杨乐艳;南湖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21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321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