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面弹性的轻绵茧识别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5 15:14
本文关键词:基于表面弹性的轻绵茧识别技术研究 出处:《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轻绵茧 表面弹性 触力传感器 FSG15N1A STM32 WiFi
【摘要】:绵茧分为轻绵茧和软绵茧,软绵茧肉眼易识别,轻绵茧相较于上茧缩皱模糊、手触绵软,但品相特征差异小、不易识别。本文以轻绵茧为检测对象,根据轻绵茧与上茧在触感上的差异,设计了基于表面弹性的轻绵茧识别装置和方便控制检测过程的参数装定系统。最初从蚕茧表面纹理及表面弹性两个方向着手探讨轻绵茧识别方法。试验发现,蚕茧表面的采集图像易受拍摄条件影响,难以获得实用区分指标;而在相同形变量下,上茧所需压力值更大,与轻绵茧的区分较为明显,据此区分轻绵茧与上茧有一定的可行性,故后续工作致力于表面弹性方向。在基于表面弹性的轻绵茧识别中,须可靠检测反映蚕茧表面弹性的撞击力,考虑力值较小、延续时间短及安装空间等情况,尝试采用压电薄膜或微型压阻传感器,试验发现压电薄膜传感器易受工频和静电干扰;而微型压阻传感器稳定性好,更适用于本项应用。轻绵茧识别装置采用FSG15N1A触力传感器测量轻质摆锤撞击蚕茧特定部位的撞击力信号;利用INA122仪表放大器构建的放大电路放大传感器输出信号,经由LMC6572运算放大器构建的低通滤波电路进行滤波,从而得到与被检测蚕茧表面弹性有效关联的信息。参数装定系统采用STM32单片机、ESP8266WiFi模块和智能手机实现。STM32配置WiFi模块为AP模式,智能手机连接WiFi模块并向其发送参数数据,单片机提取出WiFi模块接收到的参数后装定并显示。随机选取相同数量的轻绵茧与上茧进行实验,并对测试结果绘制折线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轻绵茧与上茧在撞击力幅值/脉宽比值上有显著区分度,可作为轻绵茧分选的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886;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试用方格簇提高蚕茧上茧率初报[J];陕西蚕业;1981年03期
2 杨万胜;改进方格簇 提高上茧率[J];陕西蚕业;1987年03期
3 王新华;祝培华提高上茧率的窍门[J];陕西蚕业;1985年03期
4 李梓;;地面养蚕 活用资源[J];农家致富;2012年14期
5 范会富;;如何提高桑蚕上茧率[J];河北林业;1995年02期
6 聂仁和;;应用纸板方格簇的体会[J];蚕桑茶叶通讯;1978年02期
7 梁培生,,黄华国;SM—90型丝绵机[J];农机与食品机械;1994年02期
8 西华涛;张仑;王卓成;;影响我县桑蚕干茧效益的主要因素和改进意见[J];山东蚕业;1995年03期
9 ;方格簇使用技术的调查与体会[J];陕西蚕业;1983年03期
10 蒋贵良;桑蚕茧收购价上调[J];新农业;1987年1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培林;基于表面弹性的轻绵茧识别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333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333346.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