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复播玉米区亚洲玉米螟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0 10:42
本文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复播玉米产区 消长动态 迁移扩散 绿色防控 出处:《塔里木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玉米螟是近年来新疆玉米生产上发生最重、危害最大的农业害虫,其一般可造成玉米减产10%~30%,严重时达50%以上,并且严重影响玉米品质,降低玉米商品等级。目前,新疆有关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主要通过连续两年对喀什地区复播玉米区亚洲玉米螟田间消长动态和迁移扩散规律调查研究,明确了该地区亚洲玉米螟田间发生扩散规律,并根据其种群发生与扩散的薄弱环节,提出建立了符合喀什地区生产实际的亚洲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为有效防控亚洲玉米螟的发生和危害,促进喀什玉米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摸清了喀什地区复播玉米区亚洲玉米螟田间消长动态通过2015、2016年连续两年采用性诱剂诱集以及田间定点调查的方法系统摸清了喀什地区亚洲玉米螟各虫态的田间消长,结果发现:该地区亚洲玉米螟在其整个发生期内共有3个成蛾高峰期,具体在6月上旬、8月上旬和9月上旬;3个落卵高峰期,分别在6月中旬、8月上旬和9月上旬;3个幼虫高峰期分别在7月上旬、8月中旬和9月下旬。2.明确了喀什地区复播玉米区亚洲玉米螟田间迁移扩散规律连续两年采用性诱剂诱集以及田间定点调查的方法系统探明了喀什地区亚洲玉米螟的田间迁移扩散规律,结果表明:距虫源所在地越近的玉米田,其田间玉米螟卵、幼虫以及蛹的数量越大,危害相比也越为严重;在亚洲玉米螟成蛾迁移扩散方面,同一时期不同距离诱集到的成蛾数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亚洲玉米螟成蛾的飞翔能力相对较强,其活动范围并没有局限于羽化地点附近。3.提出建立了喀什地区复播玉米区亚洲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3.1药剂种类与施药量筛选研究本文于2014、2015连续两年开展了亚洲玉米螟田间药效筛选试验,共涉及各类高效低毒药剂16种30个处理。综合考虑田间实际防效、挽回产量、药剂使用成本以及纯增效益等因素,在生产上建议亚洲玉米螟常规化学喷雾防治最佳使用的药剂种类及用药量为:20%氯虫苯甲酰胺4 ml/667m~2、45%甲维·虱螨脲水分散粒剂10 ml/667 m~2、阿维·氯苯酰30 ml/667 m~2、24%甲氧虫酰肼40 ml/667m~2、氯虫·高氯氟12.5 ml/667 m~2、氯虫·噻虫嗪8 g/667 m~2、22%噻虫·高氯氟20 ml/667 m~2。3.2不同施药时期防效研究本文进一步开展了不同施药时期对亚洲玉米螟田间防效研究。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孵化盛期施药的平均防效、玉米可挽回产量、纯增效益及投入产出比均最高,分别达88.48%、113.31 kg/667 m~2、195.76元/667 m~2和1:24.87。其次是产卵盛期,平均防效、玉米可挽回产量、纯增效益和投入产出比也分别达到81.71%、85.75 kg/667 m~2、146.15元/667 m~2和1:18.82。但羽化盛期施药效果不佳。虽然亚洲玉米螟卵孵化盛期施药防效最好,但由于该时期玉米植株普遍高大,田间施药不便且难以保证施药质量,故建议在生产实际中优先选择于玉米植株较低时的产卵盛期进行施药。3.3四种绿色防控技术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效对比研究四种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效对比表明:释放赤眼蜂、环境友好型药剂、新型LED杀虫灯、诱芯诱集4种绿色防控技术对复播玉米田玉米螟整个生长季的最终大田防效分别为33.8%、45.87%、17.81%、18.11%,其挽回玉米产量损失率分别为22.06%、32.83%、20.31%和21.19%,投入产出效益比则分别为1:5.31、1:21.1、1:7.61、1:8.70。综合考虑田间防效、挽回产量损失率、投入成本等因素,环境友好型药剂以及田间释放赤眼蜂是防治亚洲玉米螟较理想的绿色防控技术。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field growth dynamics of the Asian corn borer in the area of corn borer in Xinjiang was studied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eld growth dynamics of the Asian corn borer in the area of the Asian corn borer in the past two years was not limited to that in the first ten days of June , the first ten days of August and the early September of September . The effects of four green control techniques on the yield loss of corn borer in corn borer were 33.8 % , 45.87 % , 17.81 % and 18.11 % , respectively . The yield loss rate of corn borer was 22.06 % , 32.83 % , 20.31 % and 21.19 % , respectively . The ratio of input - output benefit ratio was 1 鈭,
本文编号:1447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447897.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