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泰安及周边地区屠宰生猪肺脏健康状况评估及相关病原感染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23 20:08

  本文关键词: 屠宰生猪 肺脏健康评估 病原检测 血清型 药物敏感试验 出处:《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是危害猪群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几乎伴随猪只的整个生长周期,严重危害猪只的健康生长,大大降低猪群的饲料报酬及经济效益,多数猪场均饱受PRDC的困扰。究其原因,PRDC并非单一独立疾病,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不良的饲养管理及各类应激因素等均可引起PRDC,且多因素所致的PRDC占有极高的比例。临床病例中尤以保育和育肥阶段的猪只发病普遍,剖检病猪以鼻腔、气管、支气管、肺脏及胸膜呼吸系统的某处、多处或全部发生不同性质的炎症病变为主要特征,其中以肺脏的病变最为常见且难以修复,直至出栏时仍多能检出,成为屠宰生猪健康评估的主要依据,屠宰生猪肺脏健康评估及相关病原的检测分析对PRDC的回顾性诊断及有效防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特殊的现实意义。秋冬季节是猪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对该季节屠宰生猪肺脏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调查危害猪呼吸系统健康的常见病原的感染状况对指导生猪健康生产及评价屠宰生猪的食品安全意义重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副猪嗜血杆菌(HP)、多杀性巴氏杆菌(PM)是危害猪只肺脏健康最为严重的三种病原菌,它们可侵害各阶段的猪只,患病猪只表现类似的呼吸系统症状,临床诊断难以有效甄别,所形成的肺脏病变往往难以修复,出栏屠宰时多能发现病变的存在。在我国饲养的生猪中常存在上述细菌与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或猪2型圆环病毒(PCV2)的混合感染,在多种病毒、细菌的协同作用下,大大增加了PRDC的发病率和肺脏的病变程度,随着近年来变异病毒的毒力增强及抗生素的限用和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使生猪PRDC防控难度逐年攀升。为调查泰安及周边地区屠宰生猪肺脏健康状态,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在肺脏的感染状况,以及与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猪2型圆环病毒的混合感染的比例,明确泰安及周边地区副猪嗜血杆菌流行的优势血清型,筛选三种呼吸系统致病菌的敏感药物,特进行本课题的调查研究。2016年9月-2017年1月,于泰安某生猪屠宰场,选取泰安及周边地区不同类型的猪场28家,随机抽查来自不同猪场类型的280头屠宰生猪肺脏病变并采集肺组织样品。经调查发现,秋冬季节在泰安及周边地区屠宰生猪中肺脏具有极高的病变检出率,病变类型多样,规模化猪场肺脏健康程度优于散养户或外购仔猪育肥猪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病原检出率不高,说明出栏肥猪已不是三种致病菌的主要侵害日龄。未检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说明该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控水平较好或在出栏肥猪肺组织中病毒已不存在或含量极少。猪2型圆环病毒检出率为37.5%,且与三种呼吸道致病菌均有混合感染,说明猪2型圆环病毒在育肥猪中广泛存在并协同参与了呼吸道常在细菌的感染。三种PRDC病原菌之间无交叉感染,说明在育肥猪中三种细菌常保留一种优势细菌感染状态。分离副猪嗜血杆菌菌株均为血清4型,说明泰安及周边地区猪只副猪嗜血杆菌流行的血清型以4型为主,符合我国目前副猪嗜血杆菌流行的优势血清型。药敏试验三种细菌对头孢噻呋钠、恩诺沙星、庆大霉素三种药物较为敏感,对临床常用防治呼吸道疾病的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等广谱抗生素已产生一定耐药性,副猪嗜血杆菌不同菌株对同种药物敏感程度有所差异,因此,药敏试验对猪场PRDC病原菌的有效防控十分重要。
[Abstract]: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syndrome ( PRDC )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healthy growth of pigs . There were 28 kinds of pig farms in Taia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cross infection among three kind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pig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cross infection among the three kinds of bacteria in Taian and surrounding areas .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858.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长斌;;浅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年05期

2 王建;邵卫星;吕占军;王超;董雅琴;刘爽;王博扬;吴发兴;张志;刘自立;王佳;李晓成;;2012年我国部分省市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及菌株血清分型[J];动物医学进展;2014年03期

3 华利忠;邵国青;周勇岐;;以疫苗免疫为核心的猪气喘病控制与净化技术[J];中国兽药杂志;2012年07期

4 姚强生;朱静;叶兴元;徐桂青;陈雪文;金根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4期

5 姜永玲;蔡延军;;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和防制[J];兽医导刊;2011年04期

6 万遂如;;对猪蓝耳病的再认识[J];兽医导刊;2011年04期

7 侯红岩;何家惠;侯继波;;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和流行特点[J];兽医导刊;2010年09期

8 黄忠森;王强;左瑞华;;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年Z1期

9 胡来根;刘楠楠;;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年02期

10 梁望旺;伍锐;杨克礼;熊忠良;刘泽文;徐涤平;;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学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本文编号:1458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458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7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