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番茄的间作控害作用及其挥发物对小菜蛾的驱避效应

发布时间:2018-03-06 09:52

  本文选题:小菜蛾 切入点:番茄 出处:《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一些植物对昆虫有忌避作用,能利用自身的一些特性使昆虫不但不取食或在其植株上产卵,反而远离。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番茄对十字花科蔬菜上的小菜蛾等主要害虫具有忌避作用。本文选取番茄作为忌避植物,花椰菜为主栽作物,于2014年2-5月在福建省闽清县省级标准农田示范片(26°10'41"N、118°48'10"E)进行花椰菜和番茄的间作试验。按番茄株数在菜田植株总数中所占比例设置4个梯度,分别为0%、10%、30%和50%,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旨在探明花椰菜与番茄的最佳间作比例,以期提高菜田生态系统保益控害的服务功能。在室内,将小菜蛾成虫置于具有番茄挥发物的环境中饲养以研究番茄挥发物对小菜蛾产卵量的影响,并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小菜蛾成虫对番茄挥发物的趋性行为反应。选取番茄的主要挥发物性物质,利用触角电位仪和“Y”型嗅觉仪进一步分析所选物质对小菜蛾的生物学活性。主要结果如下:(1)田间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间作显著降低了花椰菜田中菜蚜Lipaphis erysimi的种群数量,按照控制效果的强弱不同间作比例的排序依次为50%30%10%0%,在菜蚜暴发高峰期间作30%和50%的番茄才能显著降低菜蚜的种群数量,但间作30%和50%番茄的效果差异不显著;间作30%和50%番茄显著降低了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的种群数量,但2种间作比例的效果差异不显著;间作番茄不影响菜青虫Pieris rapae的种群数量。此外,3种间作比例都提高了菜蛾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的种群数量和蜂/蛾比,但彼此差异不显著;间作对蜘蛛种群数量影响不显著。(2)不同处理对小菜蛾成虫平均产卵量影响的测定结果显示番茄挥发物对小菜蛾成虫没有产卵抑制作用(F=1.212,df1=5,df2=54,P=0.316)但可能具有驱避效果。小菜蛾成虫对番茄植株的行为测定结果表明番茄植株的挥发物对小菜蛾雌虫(t=-6.635,df=5,P=0.001)和雄虫(t=-2.298,df=5,P=0.033)都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3)小菜蛾成虫对10种标准化合物及6种混配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的结果表明:小菜蛾成虫对同一物质不同浓度的触角电位反应的大体趋势为随着物质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小菜蛾雄虫对β-石竹烯(1μL/mL)、(R)-(+)-柠檬烯(100μL/mL)、顺-3-己烯醇(100μL/mL)以及各浓度的甲基庚烯酮的EAG反应显著高于雌虫,而雄虫对α-派烯(1μL/mL)的EAG反应显著低于雌虫,小菜蛾成虫对其余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相对值在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在同一浓度水平下,小菜蛾成虫对己醛、顺-3-己烯醇、甲基庚烯酮和水杨酸甲酯的EAG反应较萜烯类物质强;小菜蛾雄虫对混配物1、2、3和5的EAG反应都显著高于雌虫,小菜蛾成虫对混配物1、混配物3、混配物5和混配物6的触角电位反应相对值都较大,都大于150%。(4)小菜蛾成虫对10种标准化合物及6种混配物的行为反应结果如下。同一物质的不同浓度,或同一浓度的不同物质对小菜蛾成虫的引诱或驱避作用都有明显区别。就单一挥发物组分而言,在1μL/mL的浓度下,甲基庚烯酮对雌虫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顺-3-己烯醇对雄虫有显著的驱避作用;在10μL/mL的浓度下,甲基庚烯酮、己醛、顺-3-己烯醇、α-水芹烯和水杨酸甲酯对雌虫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α-派烯、顺-3-己烯醇、己醛和甲基庚烯酮对雄虫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在100μL/mL的浓度下α-水芹烯、a-派烯、(R)-(+)-柠檬烯、甲基庚烯酮和顺-3-己烯醇对雌雄虫都有显著的驱避作用,但己醛、β-石竹烯仅对雄虫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而十六烷对雌雄虫都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由此可见,在中等或高浓度时大多数物质对小菜蛾具引诱或驱避作用,低浓度时活性不明显。混配物4、混配物5和混配物6对小菜蛾雌雄虫都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而混配物2和混配物3仅对雄虫有显著的驱避效果。在筛选得到的忌避化合物中,混配物3和混配物6对雄虫的驱避率显著高于己醛和混配物2,各忌避化合物对雌虫的驱避率差异不显著。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436.35;S64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美华,沈长朋,何余容,庞雄飞;小菜蛾颗粒体病毒与其他防治措施对小菜蛾联合作用的评价[J];昆虫天敌;2000年01期

2 刘峰;;小菜蛾的发生及其防治措施[J];上海蔬菜;2006年06期

3 古强;姒伟;付林;陈武;;小菜蛾的识别与防治[J];四川农业科技;2007年09期

4 马春森;马罡;杨和平;;小菜蛾在温带地区越冬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0年13期

5 潘飞;何余容;王德森;郭祥令;陈绵才;;温度对小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影响的研究进展[J];环境昆虫学报;2012年01期

6 李洪山,戴华国;可防治小菜蛾的生物类群及其利用研究[J];长江蔬菜;2005年11期

7 朱九生;王静;;小菜蛾室内继代饲养技术及冷藏条件优化[J];山西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8 刘芸;阮传清;刘波;朱育菁;;温度对小菜蛾成虫繁殖和寿命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12期

9 陆自强,陈丽芳,祝树德;温度对小菜蛾发育与增值影响的研究[J];昆虫知识;1988年03期

10 杨峰山,张友军,张文吉,徐宝云,吴青君;用甘蓝苗连续饲养小菜蛾的技术[J];昆虫知识;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敖成光;王金良;姜伟锋;沈王生;;小菜蛾发生原因和防治技术[A];昆虫学创新与发展——中国昆虫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钟平生;曾玲;田明义;;农业措施对小菜蛾种群的控制作用[A];昆虫与环境——中国昆虫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吴伟坚;;小菜蛾对寄主的选择性及机制[A];昆虫与环境——中国昆虫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陈宗麒;缪森;罗开s,

本文编号:1574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574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e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